本报记者 赵乃林
“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代表着国家的权威和尊严。”10月15日,省图“辽图讲坛”线上推出的“六地”系列文化讲座之一《辽宁:新中国国歌素材地》开讲。
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进一步阐释辽宁“六地”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10月1日起,省图讲坛线上推出“六地”系列文化讲座,《抗日战争起始地 浴血奋战十四年》《以史鉴今 共谋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与发展》等讲座先后开讲。据统计,数万人次线上收看了这个系列讲座。
《辽宁:新中国国歌素材地》的主讲人是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洁。讲座从《义勇军进行曲》被确立为新中国国歌讲起。1949年6月,人民政协成立6个筹备小组,其中第六小组负责拟定国旗、国歌、国徽、纪年方案等。截至8月20日,共收到国歌应征稿632件,歌词、歌谱694首。认真评选后,觉得均不够理想,于是倡议从现有革命歌曲中选择。画家徐悲鸿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各界人士和老一辈革命家大多认为这首歌作为国歌好。第六小组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提案正式提交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审查通过。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决议。9月28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消息。10月1日,伴随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奏响。
讲座从《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义勇军进行曲》与辽宁的历史关联、认识辽宁作为“新中国国歌素材地”的重大意义4个方面阐述,所谈的主要观点有辽宁义勇军兴起最早、发展最快、战绩最突出、影响最深远。辽宁义勇军为《义勇军进行曲》提供词曲素材和具象源头,《义勇军进行曲》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集中体现,《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中流砥柱地位的重要体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的时代价值——为辽宁汇聚振兴的磅礴力量等。
辽宁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在党的百年历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此为内容,“六地”系列文化讲座先后上线。据介绍,6名主讲人都是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多年从事科研、教学和相关业务工作。张洁告诉记者,这个讲座的受众是广大读者,所以她在讲座中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讲,主要考虑了几个方面因素,如历史性,“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是非常严肃的命题,要尊重客观历史的样貌,在渊源的追溯上体现严谨性;鲜活性,针对社会层面,宣讲的语言不能学术化,要贴近生活,通俗生动;激励性,通过讲座感染人心,传递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辽宁故事,提振家国情怀和乡土自豪感。
省图阅读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王方园说,本次系列讲座,继续发挥辽图讲坛的品牌特点和优势,突出文化性,强调普及性,主讲人结合其研究领域最新学术成果,深挖文化内涵,彰显地域特色,内容精彩翔实,在钩沉历史的同时,镜鉴当下,为新时代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