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 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传下去

辽宁日报 2022年10月21日

本报记者 王卢莎

“我觉得讲解员不光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10月19日,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江赫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参观者重温那段光辉的红色历史。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要认真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结合党的伟大历程讲述抗美援朝红色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抗美援朝历史,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让人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江赫说,这是抗美援朝纪念馆每一名讲解员的心声。

作为抗美援朝出征地,丹东市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把抗美援朝纪念馆作为“红色名片”,将其打造成系统全面展示抗美援朝历史、还原抗美援朝场景、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专业化现代化博物馆。

2021年12月,抗美援朝老英雄孙景坤的儿女受父亲委托,向抗美援朝纪念馆捐赠奖章和纪念章。其中,不仅有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抗美援朝一等功奖章,还有“时代楷模”奖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共计16枚。

文物是纪念馆的“魂”,老英雄捐赠的这些奖章和纪念章十分珍贵,丰富了馆藏内容。

多年来,丹东市加大征集文物力度,尽可能将散落在外的抗美援朝文物征集到位,并在抗美援朝纪念馆陈列设计中,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展陈,让文物开口“说话”,讲述红色历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追忆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我们抢救性记录珍贵史料使命在肩,意义重大。”参与拍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的丹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张平回忆起这段采访过程时,不禁感慨万千。

丹东市抢救性拍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摄制组成员历时3年多,辗转9个省(区)、23个市、70余个县区,行程逾10万公里。目前,已有360余位90多岁的志愿军老战士接受采访,共同把抗美援朝战争的珍贵史料串联成“史册”,永久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