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 才能入人心

辽宁日报 2022年09月30日

赵乃林

承载着辽宁人浓浓家国情怀的影片《钢铁意志》在先期点映中感动了无数观众,演员们真实的表演让这部再现鞍钢创业史的工业题材电影充满温情。扮演老英模孟泰的演员林永健操着一口地道的唐山话,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带有生活真实的气息,诚如他所言“要让孟泰长在自己身上 ”。

“要让孟泰长在自己身上 ”,林永健为此深耕生活,做了大量功课。仅以他为孟泰设计的人物语言为例,在剧组期间,无论镜头内外,他始终说唐山话,那是从河北丰润来到东北的孟泰的家乡话,努力让自己始终处在人物的情绪里。他说,演员只有进入角色的世界里,才能演好角色。

这让人不禁想起那个年代在鞍钢诞生的当代文学名篇,草明的《乘风破浪》、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舒群的《这一代人》、于敏的《第一个回合》、罗丹的《风雨的黎明》等。当年,草明等作家从写农村转到写城市、写工业,面对陌生的题材,作家们扛着行李、拿着户口簿到鞍山落户、到鞍钢挂职,沉浸式体验,真正脚板走到的地方、眼睛看到的地方、心里想到的地方,他们才去写。正是融入工人的生产和生活中,成为工人的一分子,他们才写出了那些工业题材的经典作品。

文艺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捕捉生活真实的素材,深耕生活是必修课。我们常说一部电影、一部小说、一部作品“接地气、入人心”,指的就是它呈现了生活真实的气息。无论是演员,还是作家,对于每一个文艺工作者而言,捕捉生活真实的素材,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只有老老实实地向生活学习,才能在捕捉到生活真实的基础上使其升华,从生活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林永健能够用鲜活的细节还原真实的孟泰,草明等作家能够用生动的笔触真实记录那个火红的年代,就在于他们能够在生活的沃土中深耕,从中汲取创作的营养和灵感,他们的艺术和文学的呈现也才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

深耕生活正在成为我省文艺工作者自觉的创作遵循。辽宁芭蕾舞团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创作的舞剧《铁人》,为了艺术化再现石油工人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铁人精神,主创人员多次前往大庆深入生活,到王进喜工作过的地方体会铁人精神的内涵,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铁人”。王进喜来自甘肃玉门,鲁迅美术学院李晨为创作连环画《铁人王进喜》,专门研究了玉门人的长相;王进喜小时候曾在山上放过牛,李晨又仔细观察当地山体的基本造型,用写实素描手法创作的这本连环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青年作家赵杨创作长篇小说《奔跑的碳》,两年里工作在低碳环保公司,通过行业培训成为一名碳核查员,参加市里组织的重点控排企业碳排放数据的核查工作,每天上班,工作成了“主业”,写作反而成了“兼职”,她把参与者的真情实感融入她的创作思维完成了作品,至今一些企业还不知道她的作家身份,一如既往地向她咨询各种“双碳”技术问题。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来处和归宿。生活真实的气息,不是简单的生活表现,因为有些生活表现是假象、是表演。仅靠一次座谈、两天走访、三天采风,这样的创作者实际仍是生活的看客,游离于生活之外,他们的呈现就难以打动人心。没有进入生活的深度,就没有作品创作的高度。

影片《钢铁意志》今起全国公映,孟泰的形象走上银幕,林永健用生活的气息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老英模,期待这部影片成为新时代银幕的又一个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