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蕊伴秋色 寒暑喜均平

辽宁日报 2022年09月23日

制图 隋文锋

《秋分》 书法 刘长龙

《枫溪垂钓图》 国画 仇英(明)

《菊篮图轴》 国画 齐白石

《秋分》 篆刻 朱明月

《桂花》 国画 田世光

本报记者 凌 鹤

提 要

秋分在每年公历九月二十三日前后。“秋分”和“春分”一样,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等分、平分了秋季、平衡了寒暑,因此命名为“秋分”。民俗中的秋分习俗主要表现在中国古代的祭月仪式,而书画中的秋分,主要表现在注重色彩的运用以及作者创作时的激情。

秋分“三候”涉及天地与流水

据民俗学者萧放介绍,秋分“三候”看似具体现象,实则包含宏大,涉及天、地与流水。

一候“雷始收声”。古语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秋分以后,下雨不会再打雷。

二候“蛰虫坯户”。秋分的大地不凉不热,蛰虫开始把洞穴垒得结结实实,洞口开得小小的,等到天寒时再封堵门户,安然过冬。

三候“水始涸”。秋季降水锐减,河流变得舒缓。秋气之美,体现于水之静美。

秋分习俗反映人文气息和地域特色

据民俗学者袁瑾介绍,秋分时节,古人有很多习俗,其中的一些习俗至今仍在延续。

秋祭月,秋分日的晚上祭月神。早在周代便有“秋分祭月”的习俗。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时亦举行夕月之礼,用猪、羊祭月,此后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仪式。如今位于北京西城区的月坛,原名“夕月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秋分之夜祭月所在。

吃秋菜。在岭南地区,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秋菜”是一种野苋菜,被称为“秋碧蒿”,采摘回来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并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秋牛。古时秋分,江南一带挨家挨户送秋牛图并“说秋”。“秋牛图”是把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与农夫耕田的图像。说秋,是民间善言唱者,即兴创作祝贺丰收和寓意吉祥的言辞。

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据历史学者罗澍伟介绍,丰收节到来,全国各地展开一系列具有地域和民俗特征的庆祝活动,一幅幅“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的美丽画卷,在大江南北徐徐铺开。

书画中的秋分注重色彩和激情

中国书画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秋分节气中的书画创作生动体现了这一特点。

明代绘画大家仇英的国画《枫溪垂钓图》,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作品工细而见雄阔气势,反映了仇英山水画的典型风格。画面展示了秋季辽阔山川郊野的壮丽景色。其笔墨劲健纯熟,赋色古朴,采取传统的皴、擦、点、染表现手法,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国画大家齐白石的《菊篮图轴》,现藏于鲁迅美术学院。齐白石一生画菊花数量可观,他深受陶渊明和历代文人的影响,喜爱菊花所象征的怡人秋色和“独耐人间冷”的品格。《菊篮图轴》色彩浓烈、明艳,展现菊花旺盛的生命力和独有的美丽。茶壶、茶碗以简洁淡墨勾勒,突出菊花的生机。画面动静相宜,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红叶和河蟹作为秋季的象征经常被画家入画。齐白石的红叶构图大胆取势,以浓淡变化的洋红写叶片,以焦重的洋红勾叶脉,使画面既变化又统一,透出红叶在秋风中飘零之美。画河蟹是齐白石一绝。蟹腿造型张弛有度,轻松自然,简单几笔就把蟹的横行之势表现出来,笔墨沉着灵变,酣畅淋漓。

国画大家田世光的《桂花》雅丽清新、明朗大方、情韵盎然。他画工笔花鸟精赋色、重气韵、求生动。他的花鸟世界与整个大自然形成一个整体,用笔流畅、灵动、舒朗,避免了工笔的平滞板结,使得作品充满涵养和格调。

书法《秋分》,由多次荣获兰亭奖的著名书法家刘长龙书写。其行书取法宋人笔意,呈现平和雍容、端庄正大之气象。章法上略施变化,主题、正文和落款分别以大中小字搭配,书体保持一致,作品整体和谐统一、气息流畅。而以仿古蜡笺纸书写则别具匠心,展现出古典静雅之美,与杜甫《晚晴》诗诗意相通,人在节气中,秋在线条里,使秋分独具特色的美感和诗情画意自然流淌。

篆刻《秋分》,由多次荣获兰亭奖的著名篆刻家朱明月创作。此方印生动体现了天地人和的艺术境界。谈到此次创作,朱明月说:“‘平分秋色’一词率先进入脑海,因为这一天平分秋季,最能代表秋季。大连每年的秋分时节天朗气清,令我的心境平和舒适,充满创作激情。以‘秋分’入印,我采用汉玉的温润典雅、平和中正来表现,在字法上力求篆书的舒展匀美,自然契合节气内涵。”全印一气呵成,韵味天成。

微论

秋分时节话秋“丰”

凌 鹤

秋分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体现出先人的智慧。秋分又是深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气,秋分之美,美在收获,美在中和、美在平衡、美在不张扬,其画意更深、诗情更浓,刘禹锡千古名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就是对秋分节气的抒怀。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节气到来后,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一派瓜果成熟谷满仓的丰收美景,一年的辛勤耕耘终于有了收获,最能体现劳动者的喜悦。从2018年起,秋分日被国家设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诠释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传统与时代的相接。人们以各种形式庆祝丰收节,农产品展销、农耕文化展示、农事民俗体验、乡村美食品鉴等活动丰富多彩。秋分被设定为丰收节,还因为秋分后气温迅速降低,使得秋收、秋耕、秋种格外紧张:华北地区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开始收割晚稻,抢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到处是秋忙景象。秋的丰美从天空到大地再到人们的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遵从时令掌握天机,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传统,也是勤劳的根源。阴阳流转周而复始,先民不仅将节气作为农事生产的时间指南,引导人们据此有序地安排衣食住行,还“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俯仰之间感天应地。道法自然、尊重规律的人文理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顺应自然、甘于付出、精于思索、不畏艰难,正是有了如此坚忍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才有了中华民族不断的延续和发展。

节气谚语最能解读不辞辛苦的劳作。“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秋分种小葱,盖肥在立冬”。从这些农谚中,我们看到了勤劳的中国人依据天时,实施着每一季每一时的耕种,仔细地打理,热切地期盼。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劳中找寻到不寻常、充实的快乐,大地里的各种食材变成各个时令的养生食谱,各个时节的烟火气与时代进步的气息自然交融。著名作家王蒙说过:“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这句话体现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的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里最优秀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一。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皆当传承,皆应发扬。秋的丰富不仅在于物候,更在于心灵的感悟与收获。

秋分美得丰实,也美得灵秀。秋分时节是金黄色的橘子与红彤彤的苹果于齿间留香的日子,也是沐浴皎洁月光、聆听绵细秋声的日子,更是收获与播种希望的日子。春分和秋分仿似地球中轴线的两端,分开人们对于永恒的执念,掌握变化中的规律与平衡,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得精神与心灵在时间的流转、生活的历练中宁静致远,喜乐如常。

秋分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言:“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日昼夜平分,此后夜长昼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