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开展全域人才推荐、深入实施书记领航项目、推进“揭榜挂帅”“赛马”机制……近年来,辽阳市白塔区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错位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让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已将215人纳入人才储备库。
人才是第一资源。白塔区将“人才强区”作为全局性重大战略,将“党管人才”放在首要位置,全力打造人才“强磁场”。聚焦“党管人才”,白塔区成立了“1+4+25”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举办调研座谈会,制定人才强区行动方案,明确17条要点举措,进一步细化工作规则,在人才顶层设计的大框架下,找准中心城区的发展定位,锚定目标、擘画实施、全力推进,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加快推动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骨干企业集聚,在差异竞争中建设人才“洼地”。
聚焦“筑巢引凤”盘活资源,白塔区积极开展“招才引智”工程,优化“雏鹰孵化”载体。今年以来,白塔区重点打造58科创新经济产业园;开展全域人才推荐,将215人纳入人才储备库;深入实施书记领航项目,设立重点人才项目2项、一般性人才项目16项,通过高质量项目吸引高质量人才;推进“揭榜挂帅”“赛马”机制,主动搭建“舞台”,让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突出以用为本、才尽其用,白塔区给人才交任务、压担子,着力解决人才困在“办公室”、成果躺在“实验室”的问题,让有真才实学的人脱颖而出、大显身手。
同时,白塔区还聚焦“生态建设”拴心留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建设。目前,579项依申请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98%可在网上办理,“一门”进驻率和一窗受理率均达到100%,平均办理时限压缩为81%。在技术路线、经费支配、资源调配等方面赋予人才更大主动权、支配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减负。白塔区县级领导带头联系服务专家,积极帮助人才解决实际困难,加重人文关怀,让他们安身、安心、安业,为建设宜居宜业新辽阳贡献白塔智慧和力量。
白惠娟 本报记者 严佩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