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深沉如海

——我看电影《妈妈!》
辽宁日报 2022年09月15日

柳逢霖

若说人生幸事,除了金榜题名、他乡遇故知……还有年逾花甲时,朝身边喊一声“妈妈”,还有人回应:“哎,妈在呢!”

今年中秋节,电影《妈妈!》登陆各大院线。这部电影还未上映时,在各大网络媒介及社交平台上便掀起一阵阵好评,其反套路情节的设定,更是成为这部影片最吸睛的亮点。

《妈妈!》由导演杨荔钠执导,与《春梦》《春潮》共同组成其探讨中国女性内在精神、情感纠葛的“女性三部曲”。《妈妈!》讲述的是在一个高知家庭中,一位85岁高龄的母亲,在晚年照料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女儿的点滴日常。影片中饰演母亲的演员吴彦姝,也凭借精湛的演技,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中摘得“天坛奖”最佳女主角奖。

一想到展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的电影,我们便会联想到在2021年获得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以及在2014年上映的《依然爱丽丝》、2019年由中野量太执导的影片《漫长的告别》。

然而,与这些影片截然不同的是,《妈妈!》并没有采取传统意义上的剧情模式,即由子女或家人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父母或长者的情节,而是安排由耄耋之年的母亲陪护患病的女儿的剧情。从某种意义而言,这种反套路化的情节设定,更利于实现具有起伏波动层次感的情绪渲染,进而拨动观者的心弦。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是在结局时,母亲用轮椅推着病重的女儿,行走在涨潮的海滩上,层层海浪慢慢涨起、堆叠,推向沙滩,而母女俩则在这涌动的浪花中相拥、欢笑。这一组极具诗意性且富含浪漫感的镜头,不仅为影片构建出一个相对开放式的结局,而且这一大海的意象也与影片的标题紧紧相扣。因为影片的片名《妈妈!》是包含有双重指代效果的词汇,一方面,“妈妈”如同文字符号一般,指涉某一个亲人,而另一方面,这一特定符号,也可以指代那如海水、如浪潮般深沉又汹涌的母爱。这份沉甸甸的爱,不论子女发生什么变化,都将无条件地包容他们,并贯穿他们的一生。

不仅如此,《妈妈!》这部影片较为引人注意的,还要数对母女二人碎片化的日常生活呈现。导演意图通过这些碎片化的情节安排,让观众管中窥豹,近距离感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属在琐碎生活中的苦与乐。

然而,略显遗憾的是,这些碎片化的日常叙事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从本质上,这部影片就陷入了由过度艺术化而导致情节失真的怪圈。可以说,从某些角度分析,《妈妈!》这部影片是在向《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致敬。两部电影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且,在剧情延展的过程中,两部影片也都大量运用心理蒙太奇来制造出幻象、回忆与梦境等场面,进而呈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错乱,以及秩序缺失的精神世界。但是,与《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相比,《妈妈!》对于剧情张力及人物性格塑造的把控,就显得功力不足了,这也是导致其情节稍显失真的症结所在。这里的“失真性”并非指情节不真实,而是指过多艺术化处理并没有更好地作用在剧情及人物塑造上。

在《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中,剧情是与人物塑造紧密贴合的。影片虽然呈现出大量碎片化以及看似无序的日常生活,但这样的艺术化处理是为了能让观众设身处地地站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视角上,感受他由时间错乱,记忆混淆、缺失而产生的茫然与无助,以及他由这些错乱的感知而做出的攻击性言行。而影片《妈妈!》,相对来说,则并未合理地处理好碎片化日常能够带来的剧情张力,没能实现用有限的情节,容纳更丰富、更有深度的精神内涵。因此,在影片后期的情感升华中,前面极力铺陈的,人物在病情中也能有很唯美、浪漫、童真的一面,就稍显单薄、苍白,且力度不够了,观众也不能从这样的情节中,与人物产生更多的感性联结、建立更有意义的理解。

同样,在《妈妈!》中,这些过于琐碎且关联性不甚紧密的日常情节,也成为观众情绪沉淀的阻碍,往往还未完全酝酿出可以触动人心的泪点时,便迅速转场到下一个情节,并且还存在为了制造情节关联而刻意渲染的嫌疑。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叙事方式,更是没有精准且深入地把握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的重点,因此,也无法引发更多的情感共鸣。

虽然《妈妈!》在叙事结构的搭建上,还有一定问题,但这部影片却是将观众视线聚焦在社会热点问题以及需要特殊关怀群体的生活上的一次重大尝试,更具社会性价值。

(作者系香港城市大学博士、中国田汉研究会戏剧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