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记2022年“最美医生”丁仁彧
辽宁日报 2022年08月28日

本报记者 王敏娜

不是临床就是科研,在很多人看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丁仁彧的日常太过枯燥,但他却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选择,投身重症患者救治和重症医学发展。

从事重症医学工作16年来,丁仁彧参与救治上万名危重患者,被誉为危重病人的“守护者”。他还多次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在危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

2020年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丁仁彧主动请战,担任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队长,带领重症医学专业150名队员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80张重症床位,集中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人。

在武汉抗疫一线的56个日日夜夜,丁仁彧带领的辽宁医疗队第一个实施气管插管技术,第一个实施血液净化技术,第一个实施ECMO技术,不抛弃、不放弃,想尽一切办法把病人救过来,129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得到救治。

其间,最令丁仁彧难忘的是35岁的新冠急危重症患者小飞。小飞刚到丁仁彧接管的重症隔离病房时,病情比较危重,当时有双肺的“磨玻璃”阴影,而且病情进展特别快,很快就出现白肺,后来又出现气胸。丁仁彧和队员们成立了ECMO救治小组和特护小组,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硬是将小飞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谈及最初选择学医这条道路,丁仁彧坦言是为了守护家人健康。真正进入这个行业后,丁仁彧才体会到身上的责任重大。“作为ICU医生,每天面对的都是生死一线间的患者,我们工作的核心就是怎么把病人治好,包括做科学研究、开展新技术,都是为了更好地救治病人。”丁仁彧说。

这些年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直坚持临床、学术和科研全方位发展的理念。丁仁彧所在的团队一直致力于脓毒症DIC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推动和引领了国内相关研究,并将相关理念以及研究成果在国内推广。同时,他们还在国内率先开展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的研究等。(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