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所盛如旭、张于喆在《经济日报》撰文认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方面,是我国把握产业变革趋势、适应经济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需重点关注“全”“稳”“高”这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全”,即强调产业体系完备并且具有一定规模。
“全”是大国现代产业体系应该具备的基础特征。产业体系是否“全”,关系到一国是否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换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与此同时,疫情冲击也暴露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风险隐患,使产业体系完备的重要性更为凸显。近年来,我国不断巩固产业体系较为完备的优势,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下一阶段,依然要牢牢抓住“全”这个关键词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上谋求更加安全、更有质量的发展。
第二个关键词是“稳”,即强调产业体系的韧性强、运转平稳可持续。“稳”是大国现代产业体系应该具备的重要特征。产业体系是否“稳”,关系到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情况下,一国是否有能力确保产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总的来看,我国产业体系韧性强的基本特点没有变,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进一步提升产业体系的稳定性,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对此,可科学谋划在复杂条件下统筹产业组织形式韧性和效率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挥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大和回旋余地大的优势。
第三个关键词是“高”,即强调产业体系的质量更高、效率更高。“高”是大国现代产业体系应该具备的关键特征,主要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产业体系是否“高”,关系到一国产业能否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一般来看,提升产业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调整自身所处的产业链环节,实现更高的价值获取,即“延链”。二是通过在自身所处的产业链环节精耕细作、提质增效,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即“强链”。
立足新发展阶段,着力构建具有“全”“稳”“高”等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发力。
一是统筹推进“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融合发展,构建更加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发挥产业体系较为完备的基础优势,在各细分领域以“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带动其他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融通发展;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多措并举、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培育好。
二是统筹推进补短板和锻长板,构建更具韧性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增强产业体系韧性需破解“卡脖子”问题,要针对工业“五基”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补足基础领域短板,夯实产业体系基础,同时,加快锻造新兴产业的优势长板,牢牢把握前沿领域发展先机。另一方面,围绕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等方面更好维护产业链安全。
三是统筹推进价值链位置的提升和战略高地的抢占,构建更高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要优化产业配套半径,推动产业关联配套,支持产业链上的企业向上游设计研发和下游终端产品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以“延链”助力产业体系实现更大价值获取。同时,针对产业链的制造环节,要以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转变,以“强链”助力产业体系实现更高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