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立杉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绿树成荫,草花飘香……盘锦市大洼区田家街道大堡子村,以优美的田园风光、独特的休闲农业资源,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游“打卡地”。
这里远离市区,曾经无人问津,如今经过美丽乡村建设,在保持乡村风貌基础上,硬件设施已和城市看齐。村党支部书记刘磊掰着手指头说变化:“我们铺设了10公里柏油路,‘上岗’300多盏路灯,24小时供水供气,公交进村了,垃圾天天清,超市、银行都在身边,5G信号实现了全覆盖。”
乡村巨变,民宿产业乘势而兴。大堡子村建起“国风堂”等精品民宿14家,形成“多家企业联动、企业带动农户”发展态势,每年游客量达3万人次以上,民宿乡村游有力带动了村民致富。“村里600多户,几乎家家有私家车。”刘磊说。
大堡子村的实践,是大洼区农业和旅游有机融合的缩影。大洼区拥有全国最大滨海湿地、天下奇观红海滩、世界第一大芦苇荡,栖息着丹顶鹤等300余种珍稀鸟类,以及品质优良的养生温泉。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后,大洼区依托优越自然禀赋,叠加城市化思维和全域旅游视角思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围绕湿地做文章,确定“全域旅游”发展定位,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创新“旅游+”模式,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商旅融合”,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围绕全域旅游,打造休闲旅游产业区。大洼区将红海滩和温泉旅游作为两张“王牌”,借助“古渔雁”民间故事等106项各级非遗保护项目,以辽河口文化、田庄台古镇文化等作为地域文脉底蕴,以5A级景区红海滩风景廊道为龙头,4A级景区北旅田园、七彩庄园为两翼,乡村游为辐射,形成了东(辽河文化)、西(湿地文化)两条精品旅游线路,构建起点、线、面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态势。
紧盯旅游新业态和市场消费新热点,大洼区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推出春季“踏青赏花”、夏季“休闲戏水”、秋季“红滩绿苇”、冬季“冰雪温泉”主题产品,扶持“夜经济”文化景区发展,实现多样化、常态化、全季化文旅产品供给。
“旅游”元素的植入,推进农业与旅游、城市与旅游、文化与旅游、商业与旅游互促互动、融合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大洼区相继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赵圈河镇、荣兴街道、石庙子村等一批镇(街道)村摘得国字号荣誉。
今年7月,国珏集团与大洼区政府正式签约,计划总投资约30亿元,在金融、乡村振兴产业、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展开合作。在此之前,由辽宁出版集团等国企和盘锦当地及域外民企注资、投资兴建的北旅田园黑风关古镇文化旅游区、红海湿地温泉乐园、伊珂亚蟹蟹王国乐园,成为周边城市游客到大洼旅游的热门目的地。7月中旬以来,3家景区日接待游客屡屡突破上万人次。
眼下,“大洼旅游产业联盟”应运而生,通过加速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特色民宿、温泉洗浴等互融互通、共同发展全新模式。大洼区还积极构建湿地观光、田园风情、温泉康养、民宿休闲等“九大旅游产品”体系,全力打造“湿地明珠,多彩大洼”品牌形象。
全域旅游思维的构建与推进,提升了大洼区的知名度。很多企业家相中了大洼区位、资源等优势,前来投资兴业。“全域旅游促进了产业融合、产业链条协同发展,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大洼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引擎。”大洼区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勇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