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法治精神 保障发展预期

——关于辽宁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报告
辽宁日报 2022年08月16日

本报记者 方 亮

开栏的话

中国这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辽宁这十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砥砺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高度重视、深情牵挂、亲切关怀,始终念兹在兹、倾注心血,多次就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辽宁牢记殷殷嘱托,胸怀“国之大者”,在持续深入的学思践悟中寻办法、找答案。特别是近两年来,省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补齐“四个短板”、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等重要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和具体项目上,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奋力开创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全省上下万众一心,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振兴发展蓝图变为现实。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为充分展示辽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铿锵步伐,全景呈现振兴发展取得的成效成果、变革变化,数月来,本报记者辗转东西南北,踏遍辽沈大地,深入采访调研,从工厂车间到科研院所,从田间地头到村庄社区,从各级干部到各界专家,从企业家到新农人,且听且看,且行且思,谛听时代的足音,感受振兴的脉动,记录火热的实践。从今天起,本报开辟“牢记嘱托 辽宁实践”专栏,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题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东北、辽宁的营商环境建设,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六项重点工作”,第一项就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辽宁牢记总书记嘱托,近两年来,将营商环境置于事关辽宁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聚焦“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特别是把法治环境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以法促信、以信兴业,良好的法治环境、信用环境正在加快形成。

如果以“辽宁十年之变”为题抛出问卷,“营商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一定是多数人的必选项。

的确,今日之辽宁,“务必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要务”,全省上下业已形成广泛共识。从思想观念到行为范式、从制度供给到实际效能等各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市场主体和群众都随处随时可见、可感、可知。

有例为证: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沈阳市、大连市有多项指标成为全国标杆;今年上半年,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58.43万户,同比增长9.1%;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420.4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利用外资增长3.1倍;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累计增加社会融资规模9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4%,高于全国50.4个百分点!

何来如此之变?

来自思想上的深刻感悟:辽宁省委审视自身“体制机制短板”,深刻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事关振兴发展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市场经济下,一个地区的吸引力、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源于此、赖于此。必须聚焦“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以前所未有之力度与决心夯基筑台、立柱架梁。

来自实践中的现实考量:营商环境如水如空气,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而这其中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法治不彰则信用不存、预期不稳。全省上下对准焦点、靶向施治,以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法治环境的持续优化来促进和保障营商环境的根本好转。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聚法治之力,以良法善治促进营商环境持续向好。辽宁,刀刃向内、除疴去疾,果敢笃定、拓荆而行,全力打赢这场“攻坚战”“遭遇战”,良好的法治环境、信用环境正在加快形成。

一次观念升级

优化营商环境,辽宁一直在努力,但在一段时间内,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并不明显,一些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以及一段时间内政治生态遭到破坏的不利影响叠加,辽宁在市场经济中逐渐显露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存在失信行为一度让外界对辽宁的营商环境产生诟病。

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在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这个问题绝对不容小觑,已成为提升辽宁区域竞争力的一大障碍。

面对企业和群众的期盼、外界的一些质疑,辽宁省委审时度势,对营商环境建设进行了一番更加深入的思考——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辽宁的广大干部群众谈及优化营商环境,首先想到的还是放几项权力、精简几个环节等浅层次的问题,并未精准抓住影响营商环境的直接“病灶”。

如果说,营商环境水平还不能符合发展需要是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主要矛盾,那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什么?发力点与切入点又在哪里?

2021年1月,省委主要领导在接受央媒专访时明确提出:“营商环境最重要的内容是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

这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定位,是辽宁省委在营商环境建设中,针对辽宁面临的现实问题作出的最新判断和进一步聚焦。

优化营商环境为何要先从法治环境破局?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建伟认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如何,企业愿不愿意来投资,愿不愿意来进行营商活动,一定会考虑到这里的法治因素”。

张建伟的老家就在锦州市,他经常回辽宁考察讲学。近年来,辽宁省委坚持把法治环境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为此实施的种种举措,张建伟都看在眼里,“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可以说辽宁找准了症结所在”。

而曾多年在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史凤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激动地说:“法治环境建设抓住了问题的核心、精髓,法治环境的持续改善是辽宁营商环境走向优化的重要标志。辽宁已具备了营商环境进一步升级的基础和氛围。”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