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辽宁实践

——“中国这十年·辽宁”主题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
辽宁日报 2022年08月05日

(上接第二版)

我们一方面狠抓转型升级,助力传统产业做优做强。坚持关小上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动存量项目向园区转移,增量项目向园区集聚,传统产业从“小而散”迈向“大而强”。在石化产业方面,通过引入恒力石化等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形成了长兴岛(西中岛)、松木岛、大孤山三大石化新材料产业集群。2021年大连石化行业产值达到3744亿元,其中化工新材料比重提高到2/3以上。装备制造行业,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能力不断提升,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原油船、国内首台“华龙一号”核环吊、超大型曲轴等一批“大国重器”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其次,抓延链补链,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化发展。发挥大连化物所和理工大学在石化及精细化工领域的科研和人才优势,着力打通石化产业由“一桶油”到“一匹布”的产业链条,已经具备了从炼油到芳烃、烯烃再到工程塑料、可降解塑料、聚酯、聚酯薄膜等的生产能力,形成了石油化工、基础化工材料、精细化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催化剂、医药中间体等在国内占有主导地位和领先优势,PX、PTA产能居国内城市首位。我们正在全力建设万亿级绿色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2025年将具备万亿产值的产业能力。冶金行业由普通钢铁材料向航空、军工、医疗等领域高端冶金新材料延伸;机床行业突破“卡脖子”难题,在高速、高精、复合类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轴承行业在高铁、风电、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船舶行业在航母、超大型油轮VLCC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第三是抓创新驱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壮大。全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做大、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正在向2000亿级高端装备集群、2000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和1000亿级新一代汽车产业集群迈进,被国务院评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方”。我国现行51项燃料电池标准中的45项标准由大连牵头制定,在建和投运的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占全球市场份额约60%、全钒电解液占全球市场份额90%,催生出500亿元级储能新产业。

近年来,大连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原字号”产品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大幅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比五年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我们将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动“原字号”衍生出更多新的产业集群,实现新突破、作出新贡献。

经济日报记者: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沈阳拥有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工作亮点?

王新伟: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正如您所言,辽宁省委、省政府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加快打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要求沈阳市为全省作出示范。我们坚持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一体推进,以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2021年沈阳跻身“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第15位,居东北地区首位。

一是注重融合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截至2021年,全市“四上”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达506家,营业收入1101.6亿元,同比增长8.9%。数字产业化蓬勃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业规上营收2018年首次突破千亿后一直在东北领跑,沈阳国际软件园连续5年荣获“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电商企业突破3.5万户,限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占全省83.8%。产业数字化不断提速,推进450余个智能升级项目、130余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培育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示范100余项、市级行业示范152个,建设“星火·链网”超级节点、12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个递归节点,数量位居东北首位;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4.1%、60.3%。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G基站数量达2.2万个,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450万,固定宽带用户数超313万,沈阳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网络通信枢纽节点;培育教育、医疗等13个领域224个5G应用场景,获批“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工厂31个。2021年,沈阳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二是坚持高效协同,建设“数字政府”。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加快政府运行“一网协同”。“行权治理体系”“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深入开展,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100%,全程网办事项占比99.4%,“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达到669件;“惠帮企@链上沈阳”解决企业诉求7000件,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智慧应急、数字城管等跨部门、跨层级应用系统建成使用,50个智能化应用场景上线运行,“控渣土”“协同慧治”等应用场景有效解决“发现难”“查找难”“管理难”问题。国家、省、市三级数据平台通道完成贯通,政务外网实现全覆盖,“政务云”非涉密业务上云率突破90%;发布政务数据资源目录460余条,开通共享交换服务1600余项。

三是突出智慧便捷,打造“数字社会”。积极推进百姓生活“一码通城”,促进公共服务品质提升。打造标志性城市生活新场景,“好政策”28项政策完成“免审直享”,“好就医”实现先看病后付费,“好停车”接入经营性停车场608个,“好游玩”91家A级以上景区实现“30秒入住、20秒入园”,“好城管”市、区、街、路长四级联动被住建部推广,“好就业”发布招聘信息7057条、岗位4.3万个,“好养老”“点单式”上门服务突破万人次。推动市民码与医保码双码融合,被确定为全国唯一一个市民码、医保码融码应用试点城市。目前,市民码已经融合医保、防疫、支付等15项功能,注册用户达700余万人。构筑数字抗疫“智慧防线”,建成沈阳市道路运输车辆(从业人员)疫情管控平台、境外来(返)沈人员一码管理系统,开发沈阳市“企疫防”信息平台等,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下一步,沈阳将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主要指标实现东北领先,着力打造数字基础设施先行地、数字经济引领地、数字社会创新地、数字政府示范地、数字生态新高地。

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也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请问,近年来辽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将如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乐成:谢谢光明日报记者朋友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博大情怀,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历史担当,树立了人民至上的光辉典范。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的谆谆嘱托,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短板,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进展。

一是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的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15个省级贫困县、1791个贫困村全部“摘帽”,8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辽宁和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二是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我们坚定沿着总书记指明的“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实践路径,持续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相适应,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8761元提高到去年的35112元,年均增长7.2%。十年来支持修建“一事一议”村内道路5.7万公里,实现了一县一公共图书馆、一乡一文化站、一村一广场,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三是持续加强社会保障。我们按照总书记“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着力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保体系,推动财政支出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从2012年的3400多亿元增加到去年的4400多亿元。全省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8年上涨。

四是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我们坚决贯彻总书记“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增添新动力、开创新局面”的指示要求,持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在打造“健康辽宁”方面,我们努力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全省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由2012年的4.9张提高到7.6张。体育强省建设也在十年中取得新进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2013年成功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辽宁男篮两夺“中职篮”总冠军,辽宁健儿在奥运会、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斩获多枚金牌,展现了新时代辽宁精神和辽宁风采。

立足新的时代征程,我们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把振兴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一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按照“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要求,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努力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按照“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要求,树立面向基层、转身向下的工作导向,聚焦养老、育幼等民生短板,围绕提升医疗、教育质量谋划更多增进民生福祉的项目,高质量做好每年向群众承诺的民生实事,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三是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按照“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富有时代气息、极具吸引力的幸福生活场景,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朋友向往辽宁、扎根辽宁、圆梦辽宁。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本报记者 明绍庚 关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