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辽宁日报 2022年08月05日

制图 隋文锋

《秋艳》(部分) 娄师白 国画

《立秋》 冯宝麟 篆刻

《立秋》 王荐 书法

《秋山草堂图》 王蒙(元) 国画

《秋虫》 潘天寿 国画

本报记者 凌 鹤

提 要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在每年的八月七日左右。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为阴盛的节点,意味着降水、湿度等由此开始下降或减少。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农作物进入成熟时期,由此产生丰富多彩的民俗。关于立秋的书画作品众多,本期选择几位名家的代表作品,共赏秋韵。

立秋“三候”体现典型的气候变化

一候凉风至:立秋起,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东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清凉,人们顿感舒爽。

二候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气温高,到夜晚气温下降,形成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三候寒蝉鸣:蝉对节气的变化非常敏感。感阴的寒蝉此时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舒适地鸣叫,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中国地域辽阔,同一时间各地气候差别大。但立秋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并未进入秋天,仍处在三伏天中,暑气一时难消,俗称“秋老虎”,人们仍要做好防暑降温。

民间的立秋习俗盛大丰富

迎秋。在古代,立秋被称为立秋节,是很重要的节日。在周代,逢立秋日,天子要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都城西郊设坛迎秋,举行祭祀仪式,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鲜新收成的米谷,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

晒秋。这是典型的农俗,于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常见。立秋节气一到,农民在房前屋后、屋顶平台择一处空地,晾晒田间收获的菜蔬谷物。江西婺源篁岭古村的晒秋最有名。

咬秋。江苏、天津等地讲究在立秋日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贴秋膘。这是北方最具特色的立秋习俗。在清代,一进立秋节气,人们就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称之数相比较,以验证体重下降。肉、鸡、鱼,尤其是饺子都成为“贴秋膘”的佳品。

秋忙会。古代秋忙会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市、京广杂货市等,相当于今天的“经济贸易交流大会”。其间还有戏剧、杂技、马术等节目演出助兴。

书画中的秋景契合节气之美

王蒙,为元代四大画家之一,《秋山草堂图》为其代表性作品。作品在虚实处理上以实为主。图中浓墨干笔勾皴,展现元画特色。画面上几乎铺满浓淡变化的朱砂色点,透出沉穆野逸的古艳,渲染出浓重的秋意。王原祁赞其为“空前绝后之笔”。

在元四家中,王蒙对隐居这一传统命题表现得更为直接和深刻。他的隐居,是真实的,既不仙,又不冷,也不独。他内心深处既懂得山林的恬淡,又心怀尘世的欢愉,全身心享受着那一缕温馨的人间烟火。

著名国画家潘天寿的秋色系列作品,画面灵动,引人入胜。潘天寿绘画追求每作必有奇局,结构于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其写意花鸟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国画《秋虫》墨彩交错,构图清新苍秀,秋趣无穷。

著名国画家娄师白的作品《秋艳》简练富有生机。其画作的精妙之处在于细描精绘,在形态的表达上又做到了精与简的协调,形神并存,水晕墨彰,境由心生。荷花之美跃然纸上。

篆刻《立秋》,由多次载誉全国篆刻大展的篆刻家冯宝麟创作。其“印宗秦汉”,绝非因袭形貌,而是重气象与精神。其《立秋》白文印点画丰实,用刀清爽老辣,分朱布白,恰到好处。边款与印面相得益彰,驱刀如笔,驾驭自如。边框处理呈部分斑驳苍茫之感,契合秋的节气特色。

书法《立秋》,由著名书法家王荐创作。其行书行云流水,心到笔到。通篇一气呵成,如清凉的秋风拂去燥热,带来爽利。“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诗歌中节气交替的美景与抒怀在提按使转的悠然中得以呈现。

微论

立秋日体味“天人合一”

凌 鹤

立秋时节,正处三伏天的东北大地,早晚的风已带着凉意。正谓“花木知时令,鸟鸣报四时”。大自然中,植物的萌芽、开枝、散叶、绽放、结果、凋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衍、迁徙,风的冷暖变化、霜的凝结融化,无不随着时令而动,周而复始,成为季节轮换的鲜明标志,被我国古人称为“物候”。物候是自然的语言,将复杂的气候现象、线性的时间概念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生活场景,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学,令节气呈现别具一格的精神气质。

节气的自然体系中不仅有“七十二候”,还有“二十四番花信风”,带来百花绰约的风姿,诠释“人间芳菲最应时”的自然魅力。一番风来,吹开应季的花儿,古人把按时开放最有规律最准确的花儿作为这一节气的代表,称为“花信风”。古人以五日为一番,三番为一节气。每年从小寒起至来年谷雨终,共八个节气、“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楝花为终,各季缤纷。人们会说,秋天的节气没有花信风,但初秋的荷花仍迎风摇曳、美不胜收;九月的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不随落叶舞秋风,被誉为“花中君子”;十月的桂花,香飘十里。秋花悦目更怡心,其独特的风骨、清雅与高洁恰如人可贵的精神气质。

人们从自然中获取知识与灵感,同时将细腻的情感、心灵的愿景融入其中,使物候成为文化符号,融于各种习俗、仪式中,代代传承。比如,梧桐被视为秋的报信者。“梧桐报秋”曾是一种宫廷仪式。《梦粱录》卷四记载,都城临安皇宫内种植了梧桐树,立秋日,太史官身着华服,手持朝笏,到了时辰,抑扬顿挫地高声奏报:“秋来了!”此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立秋时节阴气上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讲,中,天下之大本也;和,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启迪人们“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中华祖先,为了准确授时,“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严谨精细,逐渐确立了天地人的对应关系,绘制出中华民族沿用几千年的节气地图。因为有了精准的观象授时,于是有了精确的播种、农业的发达、人口的增长,也才有了人文的兴盛、文明的进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所传达的“天人合一”理念深厚而博大。顺应每一个节气,适时放怀心胸,可让精神畅达。

秋风凉、秋雨爽、秋叶红、大地黄,自然节律的万千气象赋予秋天宁静致远的人生况味。在舒朗清新的秋意中体味禾黍盈满的喜悦,平复被凡俗困扰的心,收获继续前行的力量,不负秋光。

立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意思是天地趋于收敛,万物次第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