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

辽宁日报 2022年07月29日

本报记者 崔振波

车驶入辽东山区,便如一头扎进了“碧浪”之中。公路两旁,绿树参天,风景如画。过了道高岭,便来到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南天门村。村里白墙黛瓦的满族风情民居错落有致,村道旁是一家挨一家的农家山庄。

7月28日午后,在一家名为“起点饭庄”的“农家乐”,老板刘长春正拿着计算器算着中午的进账。“一中午就进账800多元!”刘长春高兴地说,这几年,政府搞旅游开发,农民的收入翻着跟头往上涨,日子越过越好。

南天门村深藏在大山里,曾是省级贫困村,山地多、耕地少,靠种植玉米维持生活的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6000元。

村党支部书记朱永顺告诉记者,前几年,村里的青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很多田地荒废了,留下的中老年人收入有限。

南天门村与省内知名的红河谷漂流景区相邻,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不能让大家守着‘金饭碗’没饭吃。”朱永顺说,从2015年起,村里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业,由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成立了“清原浑河谷农业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开发,谋划实施了一系列集体经济增收项目:用村集体的闲置房屋建设“关东大院”,建设旅游服务中心600平方米,改造餐饮住宿客房600平方米,修筑景区道路3000米……唤醒农村“沉睡”资源,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2017年,南天门村实现旅游收入300余万元,村集体每年分红10万元以上。

2019年,南天门村又通过招商引进辽宁隆门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亿余元建设南天门文化旅游风景区系列项目,建设9D玻璃吊桥、高空玻璃水滑、高空秋千等十余个游乐项目,年游客量达10万人次。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南天门村变得热闹起来,在变化中,不少村民看到了商机。2018年,刘长春将家中的旧房子翻新建起农家饭店,之后又增加了4间客房办起“农家乐”。这几年,生意越来越好,每年3个月的旅游旺季,收入就达3万余元。

旅游业大发展,带火了当地的林下参、林蛙、甜玉米等产业。村里人纷纷吃起“旅游饭”,销售农产品、办“农家乐”、开民宿。朱永顺说,目前全村年旅游收入达1500余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超过20万元,累计为村民分红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2013年的不足6000元增加到如今的1.2万元,南天门村被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