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乐 黄岩报道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2020年以来,连续两年将其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以‘村(居)民评理说事点’作为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效抓手,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目前,全省共建立‘村(居)民评理说事点’1.6万余个,实现了乡村(社区)全覆盖。”7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辽宁评理说事制度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评理说事工作是人民调解的延伸和拓展。为充分发挥“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优势作用,各地不断加大规范化建设力度,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典型经验做法。沈阳市积极构建覆盖全市的县、乡、村三级评理说事网络,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创建“个人调解工作室+法律顾问律师+N个村(居)民说事点”联动工作模式,抚顺市推行将村(社区)工作人员纳入司法所兼职管理。为给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各地在推进过程中还积极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评理说事实现掌上办、网上办。本溪市开发“本溪评理说事”微信小程序,锦州市黑山县利用自主研发的智慧司法信息化办公平台,将“评理说事”纳入其中,与司法行政各项工作融为一体。
去年4月,省司法厅设计开发辽宁“评理说事”微信小程序“慧评理”,成为全国首个“评理说事”线上智能化服务平台。自运行以来,群众注册数达14.3万余人,线上开展评理说事2.2万余件。(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