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卫
近日,工信部发布通知,全国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工作拉开帷幕,我省企业报名踊跃。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企业。它们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规模虽小,但在产业链中不可替代;领域虽细,但在价值链上居于上游。我省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培育数量众多的“小巨人”企业,是产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但是,一个企业能够修炼成为“小巨人”绝非易事,必须要有“择一米宽、掘万米深”的坚韧与执着。
择一米宽,指确定好方向。对于企业而言,这个“方向”就是自身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的结合点,是“大势”与“大市”的交汇处。掘万米深,指守住“赛道”、不换“频道”,专注精进,直至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深蹲方能跳远,这份坚守是对企业家的最大考验,需聚焦主业,而不是什么赚钱干什么、随风摇摆;需精湛技艺,不断研发且对工艺、流程等细节追求完美。
创新,是企业成长为“小巨人”过程中的第一动力。企业应敢于扩大科研投入,勇于引进行业高端人才,善于培育技术骨干,形成成功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紧盯一批的项目梯队。
企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过程艰难,需要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充沛的雨露。近年来,我省高度关注中小企业发展。今年以来,不少企业受疫情影响压力较大,我省接连出台多项政策,为企业送去了“及时雨”“雪中炭”。接下来,仍要持续发力,既解决短期问题,又兼顾长期发展,特别是扶持引导企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创新活力。
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是辽宁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提升地区竞争力的关键一环。有“择一米宽”的眼力、“掘万米深”的定力、“优化环境”的努力、“四面八方”的合力,辽宁才会企业成群、发展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