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蝉

辽宁日报 2022年07月20日

李萌森

“菀彼柳斯,鸣蜩嘒嘒。”蜩,蝉也。池边垂柳如烟,枝上的蝉儿鸣唱不已。这是夏日常见的景象。现在如此,古代也是。一只蝉,从古老的《诗经》中缓缓飞来,千年之后,栖息在万壑千山,繁衍出了千山万蝉。

在这个蝉声如潮的盛夏,我们一路向南,直达素有“东北明珠”之称的千山。千山系长白山支脉,山峰数近千,故名千山;因形如莲花,又名千朵莲花山。

我们迫不及待步入郁郁葱葱的森林。一路上古树盘虬,怪石嶙峋,间或飞瀑流泉,顿觉暑气尽消。“知了——”一声清脆嘹亮的蝉鸣,遽然传来,盈于耳际。“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时间众人驻足环伺,屏息聆听。林木葱茏,只听一蝉起鸣,众蝉应和。先由低音步入高音,而后渐入和声……相辅相成,音韵和谐;时快时慢,节奏分明;起承转合,收放自如。那跌宕起伏的曲调,叩击着心中的郁结,卷走放不下的忧愁……忽地,蝉声骤停,余音袅袅。正疑惑间,忽又响起,这次却如山间小调一般,南山蝉起调,北山蝉相和,一曲未停,一曲又起,声震山谷。

蝉是属于夏天的,它喧嚣、热闹,但静心屏气,细品独奏与和鸣的迥异,并无聒噪感,只有一份清爽、熨帖的快意。

千山瞬息万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飘起了细雨。雨霁,云雾蒸腾,奇山雾里藏,日出雾生光。空山新雨后,那些参天阔叶乔木,漫山疯长,一棵棵较着劲儿向天而蹿,不由分说地成就了千山的原始森林。目之所及,还有许多倒木、朽木静静横躺在林地上,但是,千山人并不清理它们,而是任由它们日晒雨淋,任由岁月剥蚀。徜徉其间,一种脱尽尘埃气的清澈秀逸之感,顷刻间陶醉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旅人,也陶醉了漫山遍野的万千鸣蝉。

其实,这绵延不绝的蝉鸣,对人而言,不过就是一个季节。于蝉,则是一生。蝉的一生要经历四个不同的变化阶段:卵、幼虫、蛹、成虫。一只蝉要在地下孕育三至五年,有的甚至长达十几年。待其成虫,便攀上枝头,完成痛苦而华丽的蜕变。尔后,怀着满腔的热忱,歌尽生命的悲欢。为了一个夏天的歌唱,它们竟能在土里等待那么久,真是令人震惊。多年的等待,终于可以在一个夏季爆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难怪声音如此洪亮!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终若止水。正因为早已了悟岁月苦短,生之不易,蝉才会朝吟晚歌,直至生命终结。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沿途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继续上行,一缕香烛的气味,隐隐飘来。这原始又古老的清香,静静弥漫在山中。“梵宇起中天,香岩响碧泉。虚堂清晓露,幽壑静鸣蝉……”蝉鸣声中有禅意,山上的五大禅林更是宛若一颗颗闪光的宝石,镶嵌在奇峰秀谷之中,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蝉声盈耳,梵音入怀,诗句里的鸣蝉和现实中的参禅相互交融,使古老的千山更加空灵幽静。有人说,蝉之所以为“知了”者,因“蝉”音“禅”,人生如蝉,亦如禅。虫成蝉是身体的重生,而人入禅则是灵魂的涅槃。听蝉与参禅,几为一事,几为一体。

何为禅?禅不是知识,不能靠口传讲授,只能靠心灵感悟。听蝉,也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人们常说“知了”,其实,世间万物,知与不知,总是相对而言,想要知道得多一些,那就得像蝉一样有一颗坚忍不拔的心,埋在土里,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暮色四合,流岚低垂,远山的轮廓模糊了起来。蝉的鸣声渐渐弱了,忽高忽低,时断时续,如一弦萦绕的曲子,总在远方飘逸。

晚风拂来,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翻飞的归鸟,几声啁啾之后,便消失在林间。月光如轻纱般落下来,一种微乎其微而又妙不可言的柔意涌上心头。天空渐渐变成了深蓝,星星一颗颗渐次闪现。我在群山之间,星光也在群山之间,散发出迷人的光亮,给本就充满禅意的千山平添了几分神秘。

恍惚间,蝉鸣远去,宛如飘在风中的记忆。静穆的夜色中,我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伤感。飘落在风中的蝉鸣,随风而来,随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