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简中相逢

辽宁日报 2022年07月20日

张 男

夜已深,皎皎月光藏在窗纱之外,随手将书架中薄薄一小册捧入案前,顿时觉得时光慢了下来,一方广阔的天地向我展开缝隙,等我迎其向前,和某些有趣的灵魂相遇。私以为,读书是一场纯粹而奢侈的旅程,在这一路上繁花相伴,静谧温馨。读书也是一场感悟与思考的默片,在每一帧交错的镜头之中,都有思绪的升华、智慧的相逢和潜移默化的成长。

今天,放在案前的这本书,是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如夏丏尊所言,这本是刊于《一般》杂志上的文章,十二封漂洋远渡的信,满载朱光潜对青年人的希冀和开解。其情真挚热忱、其文朴素蕴藉,是寄给青年人的礼物,对于人生的众多阶段而言,亦有点拨引导之效。

记得我是在某个读书节从网上买了这本书,一大摞书籍经由快递员递给我手时,有种莫名的欣悦,拆封后,首先见到了这本小册。我总喜欢用“小册”来称呼这本书,这并非是轻视书的厚度,而是觉得这些精致的短章,困惑时可以翻一翻,找些宽慰,闲余时可以翻一翻,像是与一位智者闲谈,字里行间,总能灵光乍现,点亮我对生活的感悟。

得遇真正能够敞开心扉,愿意以多年智慧相授,又以友的姿态同青年亲切交谈的导师,是何等幸运之事?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大学的图书馆,鉴于对先生学养的钦佩以及人格之敬仰,总对其文字作品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他所著的《悲剧心理学》《谈美》,中西融合的视阈呈现也总是带给我深度思考。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分别以“谈读书”“谈动”“谈静”“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谈十字街头”“谈多元宇宙”“谈升学与选课”“谈作文”“谈人生与我”等篇章结集成书。从标题上看,其涉及的广度可见一斑,兼之先生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学贯中西的知识累积,就使得这本书蕴藉丰厚,从一个小视点切入人生当下,文字之外别有一番开阔。

这本书包容中蕴含坚定,从中能读出朱光潜对于多种现象和多样选择的包容,他不会以一种孤立的视角去诊断抉择,也不会任由外在的情景而心生妥协。在“谈多元宇宙”中,他认为,“人生是多元的。”甲之标准,未必是乙之模范,科学家探究真伪、美术家在意美丑,一切领域都能自成宇宙,彼此也可欢然而乐。同时,先生又以坚定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抉择,去寻找自我站立的方式。他提道,要选择能与兴趣禀赋相近之专业,要在宽广基础上探索于专。而且专门以一个章节去谈“摆脱”,以“摆脱”来“致志”,专心往一个目标努力,也是免除烦恼的诀窍。可见,胸怀要大,抉择要专,既可悦人,又可全己。

这本书务实中蕴含意趣。“谈作文”是笔者印象颇深的一篇,文中引得托尔斯泰修稿的例子,其天资令世人钦羡,而其付出的努力更令人深省。《婀娜小传》自初稿结束,逐字逐句反复修改,直至底页千疮百孔,模糊不可辨识。大文豪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普通文字耕耘者?朱光潜提道,作文要实、治学要实、做事要实,离开校园这所象牙之塔,带着憧憬和抱负,还要走向“十字街头”(见《谈十字街头》),去广阔的现实生活中寻求真谛。人生不是在幻想中的凌空蹈舞,须得扎根广阔的大地,才能振翅于空中飞翔。但朱光潜所言“务实”并非混入平淡与单调之中,沉入“静”的生活更需要搜索意趣,正如先生所言:“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绝不至于岑寂”,忙碌中匀些闲雅,务实与意趣相融,于身心都有裨益。

这本书简洁中蕴藏深意。如书名《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面向读者对象是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也以青年的“朋友”自居,朱光潜以真诚的情感进行对话和交流,所用的语句质朴简洁,没有华饰雕琢,也略去了故弄玄虚之嫌。每一节文字,都是简练流畅,只要有基本的阅读能力都能看懂。作者在简洁之中谈人生感悟,谈生活思考,达到深入浅出的功效。同时,该书以十二封书信结集,每一篇都可作为独立的单元,读者既不用因为文章长度而集中耗时,又可以在琐碎时间阅读感悟。

大道至简,书中文章虽然简洁,其中亦有情与理的辩证、动与静的体悟、审美和生活的沉淀,以及做人的踏实和谦和,给予读者的是纸短意长的感触,掩卷之余,仍能衍生思考,并作用于生活。

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基因和坚定的文化自信,离不开知识积淀和扎实的足迹践行。开卷有益,读书令人心灵充盈,拓展生命的深度与厚度,阅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会给读者在光阴流转中寻得些笃定而存在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