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著华章

辽宁日报 2022年07月13日

(上接第一版)各县(区)实行林地网格化管理,将每个林班的管理第一责任明确到护林员,分组管理、逐级负责。同时,结合该市省级国有林场数量较多的实际,采取了国有林长属地化管理模式,实现国有林场与地方森林资源管理的无缝衔接。

“市主要领导以上率下,经常带头深入到林区巡林,全市上下营造了良好的巡林、护林氛围,林业火灾及林业违法案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全市连续36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抚顺市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说。

在河道管理上,抚顺按照属地与管理权限设置河流、河段、水库、电站相应河长,做到不重不漏。各级总河长、副总河长由同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兼任,流域河长、重点河流及河段河长由同级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兼任。全市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1046名。

2019年,抚顺市在全省率先实行河道警长制,推行“河长+警长”工作,实现河道警长全覆盖。2021年3月又在全市实施“河长+检察长”工作,把河道保护公益诉讼纳入河湖管理,突破了河湖管理瓶颈,提升了管护力度。

2021年,抚顺市建立以青年文明号集体为主体的“河小青”队伍,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

付出终有收获,据抚顺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1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率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治育并进 固本强基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抚顺市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水源地保护和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植树造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从严治水。依照《抚顺市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实施方案》,抚顺市全面启动了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构建完善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动态台账。全部取缔小化工等“十小”污染水环境企业,多次开展涉水工业企业排查专项行动,同时,投入巨资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1%以上。

为提高水环境水平,抚顺市编制完成了384条河流2021-2023年一河一策工作任务,明确河流保护目标。完善河湖“一河一档”基础信息收集、整理和归档。全面开展河湖“清四乱”、垃圾清理、采砂行政执法等专项行动。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对保护区内行政村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五指分类法”和畜禽粪污整治,在省内率先实现了50个乡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全覆盖。

绿色发展的真谛是“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抚顺市制定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以2020年为例,当年全市用水总量5.61亿立方米,比控制目标节约3.05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0.95%。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在加大治水的同时,抚顺市以“三北”工程造林和中央财政补助造林为重点,深入开展荒山造林、迹地更新、退化林修复和封山育林工程。同时加快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人工造林面积持续提升。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抚顺市完成植树造林4.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完成4.52万公顷,为计划1.33万公顷的339.5%,封山育林完成0.38万公顷,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持续增加。

特色种植 林下生金

在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鸿源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千亩中药材生产基地,龙胆草、苍术等各种中药材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受益于基地周边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水和清新空气,这里的中药材品质上乘,不仅国内供不应求,还远销到法国等海外市场。目前,这个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7万亩,品种超过30个,被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协会授予“北药道地中药材全国第一县”荣誉称号。

近年来,抚顺市本着“资源得保护,产业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理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利用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数据显示,目前,抚顺市的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保存面积达215.56万亩、年产量5.87万吨。其中林下经济以刺龙芽为主的山野菜34.4万亩,以林下参为主的中药材53.4万亩,以红松为主的特色经济林127.76万亩。

优越的生态环境也吸引来大量游客。目前,全市共有涉林生态旅游和休闲场所500余处,清原县被国家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县,新宾参仙谷等4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山水文章,眼下,抚顺市正借“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的东风,积极推进以林下参为主的林药产业、以刺龙芽为主的林菜产业、以红松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林副产品精细深加工产业、森林碳汇等项目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上,抚顺正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