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回”系列报道获得专家赞誉——

这是学界和媒体良好互动的成功典范

辽宁日报 2022年07月07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朝阳市建平县马鞍桥山遗址发掘现场。

考古专家在研究文物。

本报记者朱忠鹤(左)在采访中。

考古专家在会场上阅读本报。

王巍在阅读本报。

本报记者  吴  限  朱忠鹤  文并摄

提 要

辽宁是考古资源大省,为致敬中国现代考古诞生一百年,更好地弘扬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报于去年九月正式推出“重回辽宁考古现场”系列报道。这组系列报道以考古发掘现场为切入点,选取代表性文物,按照时间轴线多角度、全方位呈现辽宁厚重的历史,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本报记者采访了三位专家,就这组报道进行点评。

带领读者完成一次酣畅淋漓的考古体验

2021年9月,本报重磅策划“重回辽宁考古现场”(以下简称“重回”)大型系列报道拉开序幕。这个策划采取“重回+延展”的方式,围绕考古现场出土的文物进行深度解读,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现辽宁地域历史文化。

截至今日,“重回”系列报道共刊发61块版面,近30万字、图片300多张、短视频时长近120分钟,内容涵盖了辽宁地域内考古发现的重点遗址、文物及重大历史事件,展现辽河文明对构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非常关注《辽宁日报》,“重回”系列报道专业的考古知识和朴实易懂的文风给他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告诉记者:“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诞生100周年,各地都在开展一些回顾活动,《辽宁日报》推出的大型主题策划‘重回辽宁考古现场’给了我惊喜。这个策划做得特别及时,也特别成功。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只知道最近的考古发现,通过你们的报道,可以让读者对辽宁百年考古历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王巍评价说,辽宁是考古资源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辽宁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重回”系列报道用10个版面对红山文化进行深度解读,突出了这一亮点,反映了《辽宁日报》报道团队的水准之高。

当然,辽宁不仅仅只有红山文化,从几十万年前的庙后山、金牛山人一直到明清时期,历史的沿革在这里从未“断流”。从某种程度上说,辽宁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中,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重回”系列报道抓住了这个重点。

王巍点赞“重回”的报道形式。他认为,文物与考古不仅仅是学术活动,也是公众文化记忆构建的方式,这些文化记忆依托内容而存在,所以那些考古现场、遗址、遗迹就是最好的内容符号。他称赞道:“这组报道以时代和考古证据链为依托,是一种创新,将以往束之高阁的学术成果、考古发现进行生动化、通俗化阐释,这是学界和媒体良好互动在公众考古学实践中的成功典范,真正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目的。”

王巍阅读过“重回”里的每一期报道。“你们的报道刷新了以往媒体对考古报道的模式,每期稿件都紧扣一个历史时期的考古工作,围绕这些重大考古发现循序渐进、抽丝剥茧地探索与揭秘。与此同时,版面边栏辅以相关知识进行延伸,将考古遗址发掘、整理、阐释工作中的悬念故事更加生动地进行了展现。”

王巍认为,“重回”系列报道的记者从普通观众的视角走进考古现场,在一路求索、一路探秘、一路解惑、一路领悟中,带领读者完成了一次酣畅淋漓的考古体验。读者不仅领略了辽宁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也能感受考古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切身体会了这份工作的伟大意义。

王巍坦言,作为一位从事考古工作40年的考古人,他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正是因为有像《辽宁日报》这样有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的媒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报道考古话题,才让古老的文物跨越千年与大众隔空“对话”,让文物知识得到普及,让历史变得可感可亲,成为展现中国考古百年成就的文化盛宴。

王巍也承认,考古本身是一件自带神秘感的工作。他说:“考古学家的眼里都是历史纵深,可能文献上就是寥寥数语,但是通过我们的研究成果和你们媒体生动、有趣的传播形式,既正确传播了考古知识,又拉近了考古与民众的距离,广大群众也在考古文化的洗礼中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从而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是对考古与地域历史进行全媒体传播的成功尝试

在“重回”系列报道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刘文鹏是受访者之一,他对“重回”系列报道十分关注。他说,辽河流域在我国的文明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地处农耕、游牧和渔猎三种文明交界带,不但与中原地区、草原地区联系紧密,更是开拓北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桥头堡,通往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中转站。历史上,这里不仅有众多政权跌宕起伏,也有各类文明的交错沉淀,尤其是以牛河梁为代表的、在整个人类的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红山文化,更是改变了我们对中华文明史的理解。而历经沧桑的老城石关,见证了明清时期这一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交流和交往。丰富的驿道痕迹、驿站遗址,不但连接了平原、草原与森林,也连接了古今文化的传承,见证了我们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筚路蓝缕的艰苦历程。

刘文鹏点赞“重回”系列报道,不单单是因为该组报道宣传了辽宁历史文化,还因为采访中媒体与专家的互动。《辽宁日报》的记者与来自国内考古部门、高校与科研机构考古学、历史学专家一起,通过对古迹现场的考察,通过权威专家对文物、遗迹的细致解读,把历史遗迹、文物所代表的那种以往让人觉得高深莫测的历史,形象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上自远古,下至明清,几千年的文明内涵,凝练成记者笔下娓娓道来的文字,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发生在辽河流域的中国故事。

“这组报道,把专业解释的权威性和贴近百姓生活的通俗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记者们的敬业精神,以一种创新方式展现了古代辽宁文明历史的绚丽多彩。”刘文鹏这样总结。

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渤海大学东北新闻传播史研究院院长安平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他对辽宁地域历史有着深入研究,同时又对新闻传播史有着深刻认识。

安平告诉记者,尽管工作紧张忙碌,但他仍通过多种方式“追”着《辽宁日报》“重回”系列报道看。“我是你们系列报道的忠实读者,每一篇报道我都认真读过。”他向记者解释说。

安平高度评价“重回”系列报道。他说,省级党报能用10个月的时间、派出多路记者、拿出61块版面,持续不断地从考古角度切入、对地域历史文化进行全方位解读,“这是十分难得的。可以说这是辽宁百年考古的‘大阅兵’,图文并茂地让文物真正活了起来,抖擞精神亮了相。”

安平表示,《辽宁日报》的这组报道在新闻操作上可圈可点。

安平说,就纸质媒介而言,《辽宁日报》对版面精雕细琢,加大视觉冲击力,充分利用好版面语言形象表达;就线上传播来说,《辽宁日报》又基于不同线上媒介特点和属性,有针对性地转换语言与表达风格,既有简洁明了的史实表述,又有就一个文物细节展开的图片拍摄、视频呈现。“可以说,《辽宁日报》的这组报道真正实现了全媒体有效传播,这也是媒体对考古与地域历史进行全媒体传播的一次大胆而又成功的尝试。”安平说,他期待今后《辽宁日报》继续多出佳作、佳品,为读者奉献高水准、高品质的内容。

“我也期待更多媒体、团体和个人都能加入到地域历史文化宣传队伍中来,更好地实现多语种、融媒体传播,让世界看得到中国、看得懂中国,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精神。”安平说。


结束语:

回望历史 我们满怀深情

朱忠鹤

采访跨度近一年的大型策划“重回辽宁考古现场”落下帷幕了。我们以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为起点推出的这个大型策划报道,既是向百年辽宁考古的致敬,也是对历史事件的一次梳理,更是对辽宁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

历史并不仅仅存在于教科书中,它藏身在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每一件文物里,也体现于你我等每一个现代人的举手投足间。

在距今26万年的金牛山遗址现场,当想到与古人类站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的脚印此时此刻可能与他们的脚印完全重合,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幸运?

在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当我们亲手触摸到那一枚枚彩陶碎片,体味几千年前红山先民在触摸着它,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感慨?

在距今几百年的鞍山驿堡古城门前,当我们穿过门洞走进城内的一瞬间,恍然间仿佛看到了古人正在洒扫庭除、素手调羹的生活场景,那又是怎样的一种释然?

在近一年的采访中,当我们再一次重新回到考古现场,除了不由得对时间产生敬畏,更对辽宁所具有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而感到自豪。一处处遗址、一件件文物、一段段专家访谈,辽宁历史被我们从岁月的深海里又一次打捞上来,呈现给读者的同时,也让我们在书写稿件和制作视频的过程中找到了身为辽宁人的那份自豪。

今天,我们为“重回辽宁考古现场”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我们脚步不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与读者一道,继续凝视这块土地,继续回望辽宁历史……


学术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