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 确实得有文化

辽宁日报 2022年07月05日

王海宁

即使从来不蹲直播间抢便宜货的网友,最近也会在各种屏幕上看到新东方老师董宇辉直播带货、金句连连的小视频。原来充斥直播间“买它,买它”“家人们,我们今天赔钱也要卖”的煽动话术,消失在董宇辉密集知识点的人文气息中。不少消费者表示“下单是因为知识付费,东西算是白送的”。

董宇辉与那些动辄要求厂家出“坑位费”打低价战的人气主播相比,差距很大。董宇辉为啥火?能火多久?已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成了电商时代文化新热点。

低价不再是电商直播的唯一支点,消费文化也需要有文化。董宇辉直播中一直在强调农产品“不能太低价”,因为谷贱伤农。而通常头部主播最初吸引消费者的卖点就是“全网最低价”,这种简单的占便宜思维,一度是吸粉的利器。头部主播和厂家之间也会为此博弈。既然明知董宇辉并非价格最优,消费者依然捧场,不少人就是冲着董宇辉才思敏捷、博古通今的推荐来的。消费如果只有单纯买卖,就是生意,文化却让购买者获得了独特标记。这也是为什么奢侈品会花巨额营销费用讲故事,介绍品牌历史。很多人都看过董宇辉卖玉米,他大量地杂糅进玉米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一个玉米,可以文化外延扩展到上下五千年、海底两万里,达到了让消费者“见山不是山”的效果。电影《穿普拉达的女魔头》中,本来被看作冷漠势利的女魔头,对着助理穿着的“天蓝”毛衣,讲起了天蓝颜色怎样风靡世界的,立刻让人对她刮目相看。她虽然依旧拜金,但却对时尚文化如数家珍。一件天蓝色麻花针织毛衣,你看就是毛衣,她看到的却是时尚色彩流行的历史。即使她依旧不招人喜欢,却赢得了尊重。文化成了区别买得起和有品位之间的水印,董宇辉的丰富文化积淀恰恰为消费者下单做了极好的备注。

董宇辉“跑题”的成功,切合了人们相信“教育永恒的意义”的信念。 最初很多人都不看好新东方老师在直播间带货,说董宇辉不介绍产品,净说些“没用的”。但很快,网友发现正是这些“没用的”,让人们感到了触类旁通的学习乐趣,这些“没用的”恰恰是区别于其他带货主播的标识,也是人们留下来的理由。各种冷门知识,主播的全能才艺,给人们带来的佩服与惊喜,超过了买便宜货的满足。这就像当年北大毕业的陆步轩和陈生卖猪肉,最初也被人嘲笑,可正是凭借教育积累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让两人区别于普通肉贩,直到做成生猪销售的巨头。董宇辉从讲坛到直播间的跨界爆火,恰恰证明了教育的意义——教育即使不能让你永远领先,但却给了你持续的动力。教育不见得让你干啥都行,却给了你能干更多事的基本素质。

情怀不能让人一直买单,但永远动人。董宇辉成功出圈儿,他的许多故事也开始流传,我们发现在演播室里大方谈自己农村家庭,“妈妈牌”土豆的董老师,并不是“悬浮”的知识带货主播。他有着艰苦的童年,至今了解热爱土地。董宇辉谈起许多农产品不仅自然熟稔,而且还有一种珍惜的感情。这与只见过包装上成分表的主播推荐农产品相比,二者动机强度和知识储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他讲过自己因为想帮助乡亲直播卖藜麦,却一袋都没卖出去。那些健康减肥博主推崇的时髦藜麦,在董宇辉眼里,是一个个真实的老农民头顶烈日,起早贪黑种出来的财富。而有意思的是,同一个董宇辉也能在演播室里卖书时随口吟出顾城的诗“人,生如蚁而美如神。”这样一个脚下踩着泥土,眼睛里寻找星星的人,不要说在直播间,在哪都是值得珍惜的少数,消费者下单消费也就不足为奇。

互联网时代“花无百日红”。但是董宇辉却让我们看到消费场景下,有文化加持时,主播卖货会更有尊严,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功利的目的,而人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依旧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