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书屋”建好更要管好

辽宁日报 2022年07月01日

赵乃林

上周,本版发出《我省建成千家“漂流书屋”》的报道。书屋建好了,重要的是要运行长久。消息见报后,记者追问主办方一个问题:书屋的图书有丢失的没?回复是:没有。

为了让一本好书被更多的人阅读,我省推出了“漂流书屋——辽宁省全民阅读共享活动”。两个月来,“漂流书屋”接受社会各界人士捐赠各类图书60912本;建成“漂流书屋”1000个,涵盖省内14个市;一本书最大阅读量达232人,还有300余人预约借阅。

数据表明,“漂流书屋”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更多的读者参加了这场阅读接力。一本好书能与更多人邂逅,千家“漂流书屋”为何能茁壮成长?这不但在于精心播种,更在于精心培育。

“漂流书屋”是一种倡导低碳生活的新型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通过有组织的或个人的图书捐赠,利用专门为活动开发的小程序,将大家捐出的数万册闲置图书汇集到一个个“漂流书屋”中,实现循环共享,让闲置好书流动起来。

其实,图书漂流活动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活动激发了许多阅读者的乐趣。在我国,广州、南京、上海等地也都曾在公共空间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深受读者喜爱。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的图书漂流活动火爆开始,冷清收场,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运行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图书“漂”来“漂”去再无踪影。

与以往的图书漂流相比,我省推出的“漂流书屋”不仅有人和人之间的图书分享,还有各个图书漂流点之间的交流,从这个“漂流书屋”借出的书也可以在另一个“漂流书屋”归还,交互借阅,让一本书的阅读量不断增大。

有了更便捷的借阅方法,漂流书屋运行起来,还要有更精心的培育,即专业的管理团队和规范的制度保障。每一个“漂流书屋”都依托图书馆、文化馆、书店、社区、学校等建立,并明确相关责任人管理,还设计有相关小程序,对每一本接收的图书进行录入登记、借出归还皆有追踪,实现书屋之间通借通还,一系列缜密的制度设计和先进的数字科技运用做到了“漂流书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人性化,从而收到良好成效。

“漂流书屋”的设置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好事办好,确实需要开动脑筋多下功夫。而且,市民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公德意识,这样才能让知识和智慧流淌起来,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让书香惠泽社会,飘得更远。

书在你我间旅行,你我在书中畅游。让“漂流书屋”形成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的运行模式,良性循环,持续改进,这就需要政府、社会、读者等多方努力,需要大家共同精心培育与守护,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漂流书屋”的社会价值,让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社会氛围。

一本书的健康“旅行”,串起的是社会的文明和生活的美好,让书有生命有使命地“漂流”,科学管理是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