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推动社会文明建设

——记我省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下)
辽宁日报 2022年06月27日

本报记者 王 坤

在辽宁,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亮丽风景。

广大志愿者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照亮人心、温暖社会,汇聚起推动辽宁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我省各地区各部门因势利导,创新培育志愿服务项目,提高服务的精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将志愿精神融入文明社会治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发挥积极作用。

群众有所呼,志愿服务有所应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近年来,我省各地坚持“政府推动、群众主动、社会参与”原则,组建志愿者队伍,发挥专业志愿队伍的能动性,常态化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

每月5日,抚顺“雷锋城”里都活跃着一支“巾帼雷锋”队伍。志愿者身穿红色马甲,有的走进患病群众家中开展卫生清扫服务,有的深入街区清理白色垃圾,有的走进广场公园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有的来到孤寡老人身边,为他们洗衣服、包饺子,用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服务随处可见,处处可为。

抚顺市妇联发挥妇联组织联系党委政府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品牌,提升志愿服务的活跃度与可持续性。抚顺市妇联将每月5日设定为“巾帼学雷锋日”,设立巾帼学雷锋公共服务站点及家庭服务站,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

截至目前,抚顺市共有170个巾帼学雷锋公共服务站点、1002个家庭服务站,近10万人次从中受益。

立足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越来越精准,不断增强群众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

“我是一名投递员,平日里立足岗位做好邮递工作,但我更是一名党员,要去帮助更多的人。”中国邮政盘锦市分公司寄递事业部双台子营业部员工张东洋说,志愿服务不分大小,积小善为大爱,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