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河畔民歌悠扬

辽宁日报 2022年06月24日

朱  琳  本报记者  徐  鑫

站在大辽河岸畔,时间拉回至1861年,彼时的辽河“舟帆交织”。作为东北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口岸,在营口繁忙的港口,《辽河船夫曲》回响其间——

(领)大家使点劲来呗!(合)嘿——哟!

(领)拉绳好开船来呗!(合)嘿——哟!

(领)大家使点劲来呗!(合)嘿——哟!

(领)船帆快点升起来!(合)嘿——哟!

(领)升起来!(合)嘿——哟!

(领)升起来!(合)嘿——哟!

口头创作的这首《辽河船夫曲》是东北民歌的杰作,真实反映了旧日辽河岸畔的沧桑一幕,是百年港城的一份特别备忘录。

当时来营口港大多是帆船,这些帆船开航的时候,劳动号子便会响彻河岸。劳动号子是鼓舞劳动士气、统一劳动节奏而产生的一种“一领众和”的民间歌唱形式。船夫以歌声为口令,伴歌声扬帆远航。

如今,大辽河上林立的船帆消失了,拉纤的身影不见了,号子声也早已远去,但这首诞生在辽河岸边的劳动号子仍在萦绕,它记录了辽河船夫与命运搏击的动人故事、辽河儿女不畏辛苦的精神,有着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

辽宁省实验中学招生办主任、高级音乐教师李鹏曾在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工作。营口民歌艺术发展的历史与成就吸引了她,她盛赞营口为“商贾之地、民歌之乡”。

李鹏说,营口民歌是东北民歌乃至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营口民歌歌词合辙押韵、短小精悍、节奏规整、旋律清新,有着海滨城市人民特有的乐观与包容的“城市性格”。营口民歌体裁不仅有劳动号子,还有小调、民谣等,所表达的内容覆盖营口人生活的不同方面。

“大年初一头一天哪啊,家家过新年呀啊,大门贴红对呀,少给老拜年哪啊。也不论男女,哎呦呦呦诶呦呦啊都把那个新衣裳穿哪啊……”

上面的歌词,您是不是唱着念出来的?旋律一响,就仿佛开启了时光之门,将人一下子拉回到新年热闹喜庆的时光。

据李鹏考证,除了《小拜年》,传唱大江南北的《卖饺子》《回娘家》《瞧情郎》等民歌也是由营口人民创作的。简练的歌词表达了营口人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演唱时,那颇有难度的舌尖颤音给人以“俏、浪、逗”的感觉,充满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作为东北第一个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前往营口的各地商人也带来了各地的小曲小调。江苏、吉林、河北等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河北民歌《小放牛》,唐山地区的落子等纷纷流入营口,被营口人民广泛传唱。

港城营口的历史长河中,散落着丰富的民歌艺术珍宝。李鹏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新思考,为之注入新活力——可以通过成立营口民歌研究会、建立推广研究营口民歌的基地、开发地域特色音乐课程等措施,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培养和提高学生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让民歌瑰宝绽放光芒,打造有营口特色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