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继红色传统 紧跟时代潮流

辽宁出版业以书启人影响一代又一代

辽宁日报 2022年06月09日

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

东北书店出版的第一本原创图书《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略》。

东北书店出版的由华君武设计封面的图书《林家铺子》。

东北书店出版物封底徽标。

本报记者  高 爽

提要

1945年11月,东北书店在沈阳马路湾开业,这是我党领导下的辽宁出版事业的开端。东北书店也因此被誉为“东北地区红色出版的摇篮”。

从战火硝烟中诞生的人民出版事业,承担起以书启人的重任,从一家书店发展成今天全省17家图书出版社,70多年来,辽宁出版业将红色传统绵延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辽版图书精品迭出,产生了一批在全国深具影响力的现象级图书品牌、风靡一时的畅销书、反复再版的常销书。

东北书店:东北地区红色出版的摇篮

1945年11月11日,刚刚创刊10天的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上刊发了这样一则消息:“东北书店开幕。地址:马路湾。经销各种进步书籍,批发零售,欢迎光临。新书(当代名著):毛泽东著《论联合政府》,朱德著《论解放区战场》。”

从这则简短的消息中不难看出,东北书店从创立伊始,就把经销进步书籍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首要任务。

当时的东北书店工作人员程刚枫后来这样回忆书店开业时的情形:“(11月)15日上午,在沈阳马路湾原伪满图书株式会社的旧址成立门市部,用红布贴上白字算作招牌,由于没有桌子,就放上两个案子,铺上块白布,就把书摆开来,供读者自由阅读选购。自从书店开业,读者非常的多,他们迫切希望从书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以及东北和中国的前途。买书的人争先恐后……”

当时的东北民众刚挣脱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急需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政治主张。东北书店所发行的革命报刊,就承担起了这一责任,成为当时东北最重要的文化和思想宣传阵地。其中一个细节足以证明当时革命形势的严峻和我党对东北书店的重视:为了防止国民党特务的破坏,东北局配备了一个班的战士来保护书店安全。

后来,随着东北战局的发展,东北书店跟随着东北局机关一次次转移,从沈阳到本溪,从本溪到海龙、长春、哈尔滨。早期的出版人在炮火硝烟中磨炼意志,积累经验,逐渐成长起来,他们以坚强的革命信念,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坚持以书启人,出版了大量进步书籍。

这期间,东北书店出版了很多重要著作。1946年4月,东北书店出版了穆青的《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略》,用事实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联在东北沦陷的十四年中如何同日本侵略者作战的事实,讲述了为国牺牲的民族英雄杨靖宇、赵尚志等烈士的事迹,雄辩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东北抗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至今仍是研究东北沦陷区抗日斗争史特别珍贵的第一手材料。这本书也是东北书店自成立以来出版的第一本原创书刊,极具研究性和版本价值。其后,又相继出版了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等著作。东北书店1948年5月版的《毛泽东选集》,是新中国成立前解放区版本中印量最大、版式设计与装帧最为优秀的版本。

到1949年1月,东北书店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4处分店、3家大型印刷厂、1100余员工的大型出版发行机构。

1949年6月6日,东北书店更名为东北新华书店。1951年2月2日,以新华书店东北总分店编辑部和出版部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出版社。1954年8月,随着东北行政区撤销,东北人民出版社更名为辽宁人民出版社。

东北画报:以经典美术作品留下历史记忆

就在东北日报社和东北书店成立后不久,另一个在辽宁红色报刊出版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文化机构成立。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活跃在冀东地区的“冀热辽画报社”奉冀热辽军区命令,由罗光达同志率其编辑部的编辑、记者进驻沈阳。1945年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负责人彭真、陈云等决定将《冀热辽画报》改为《东北画报》,归东北局宣传部直接领导,至此,东北画报社正式成立,一批从延安及全国各地来到东北的各类艺术人才汇聚于此,包括朱丹、沃渣、王曼硕、古元、张仃、苏辉、施展、刘迅、黄定山、夏风等画家和摄影家。1945年12月,《东北画报》创刊号出版,由此开启了东北美术红色出版事业的先河。

《东北画报》以众多经典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呈现了东北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大小战役和重大事件,记录了东北地区从解放战争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描绘了东北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各个时期的历史长卷。其中,特别为人所称道的是连环画的出版。

连环画,曾被称为小人书,承载着图书出版历史与无数中国人的往昔记忆。早在1946年,东北画报社就出版了《狼牙山五壮士》《民兵的故事》《土地》等红色题材连环画单行本。这些作品现已被国家图书馆作为善本收藏。

1955年,东北画报社更名为辽宁画报社。1959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在辽宁画报社的基础上成立,连环画出版始终延续,以《浑河水》《保卫延安》《黑旗军》等为代表的一批连环画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享誉全国。

在全国历次连环画评奖中,辽宁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作品均名列前茅:《51号兵站》《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等7部作品获1963年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奖;《白求恩在中国》等7部作品获1981年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奖;《嘎达梅林》《西安事变》《红楼梦人物故事》等15部作品获1986年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奖;《靖宇不死》《戴敦邦新绘长恨歌》等8部作品获1991年第四届全国连环画奖;1991年,大型连环画《西游记》获第一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

辽宁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作品,以追求人物、环境和艺术的真实为根本,采用黑白画法,将文学与绘画、美术与历史相结合,把革命故事中炽热的理想追求和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情怀,具象为连环画作品细腻、写实的艺术构图,既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之魂,又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些经典的红色题材连环画和古典文学类连环画,无论是场景设计还是细节刻画,抑或是人物情态表现,都极具感染力,可谓俗中有雅、小中见大,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

“文库”“丛书”:多次成为大众阅读的焦点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里,辽宁出版事业不断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迫切希望了解世界,跟上世界现代化潮流,对以图书为代表的文化精神食粮需求旺盛,出版业由此蓬勃发展,外语图书热、诗歌图书热、文化散文图书热、哲学图书热……各类图书出版销售不断掀起高潮。其中,辽版图书多次成为风潮的引领者。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国门打开,学外语成为众多年轻人充电的重要内容。1979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日汉辞典》。在此后的40多年里,《新日汉辞典》及修订版两次被列入《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始终是日语专业最权威的辞书之一,经历了多次重排重印,累计发行量达100多万册。

上世纪80年代初,文学热风靡全国,一个年轻诗人群体悄然出现,他们的创作风格与以往大相径庭,在诗歌评论界引发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肯定者赞赏其崭新的诗风,否定者批评这些诗读不懂、“朦胧”。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编辑非常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文学现象,立即组织编辑《朦胧诗选》。1985年正式出版的《朦胧诗选》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手执一本《朦胧诗选》几乎成为当时文学青年的标配。那淡绿色的书封、如雨后落花般朦胧的设计,至今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

上世纪90年代,“普及”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以往专业性强的知识开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普及,出版“文库”“丛书”成为图书市场上的一大特色。

辽宁人民出版社在地域文化和历史题材上发力。1991年,在九一八事变爆发60周年之际,出版全六册的《九一八事变丛书》,书中融汇了近代史专家的研究成果,较早提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自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十四年抗战”的观点。同一时期出版的清史研究系列丛书,包括清代社会文化丛书、《清代人物传稿》以及国内第一部《清代全史》等,使辽宁人民出版社成为清代史研究类图书出版的中心。

1993年年初,“布老虎丛书”这一名称首次在沈阳市工商局登记注册。从这一年起,由春风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布老虎丛书”成为代表当代文学作品品质的保证,先后出版了铁凝的《无雨之城》、梁晓声的《泯灭》等作品。每部作品单本销量都达到10万册,有些单品销量超过30万册。“布老虎丛书”成为当时大众文学阅读的焦点,也成为一个时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符号。

同样产生广泛影响的丛书还有上世纪90年代辽宁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吕叔湘、傅雷等文化大家全集系列、“新世纪万有文库”,2011年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五千年演义》等。


艺文志

新世纪万有文库

致力于文化普及和传播

1996年,辽宁教育出版社仿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让无数中国人受益的“万有文库”,由著名出版人沈昌文等策划,开始推出“新世纪万有文库”,着眼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新世纪万有文库”按常备、实用、耐读、易存的原则,以“人人当读之书”为选书的准则,将一批中外名著的珍善版本,精选收入文库,“为渴求知识的读者提供长期可读可用的图书,以证明生存在现代社会中阅读活动的必要,进而倡导社会上读书风气的形成,为广大爱书人创造坐拥书城的境界”。

这套书聚合数十位文化界知名人物,“文库”总顾问除了陈原、刘杲外,另有王元化、任继愈等,学术指导中包括了顾廷龙、程千帆、周一良、傅璇琮、李学勤、金克木、唐振常、丁伟志、黄裳、董桥、劳祖德(谷林)、朱维铮、董乐山、殷叙彝、陈乐民、蓝英年、汪子嵩、赵一凡、杜小真、林道群等。

“文库”共分三个书系:传统文化书系,收录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经版本专家鉴定校勘后,排成简体字横排本;近世文化书系,收录近现代文化大家的经典作品,将一些珍贵的广为人知但市面难见的或久已散失的著作收入其中;外国文化书系,收录中国以外的世界人文宝库中的精品,以研究介绍文化为主题,笔意轻松隽永,风格清新活泼,具有可读性,属于“大作家的小作品”。在7年的时间里,这套“文库”实际出版六辑、600余种。

“新世纪万有文库”在广大读者和文化界中得到很高评价,在读书界产生不小的影响,也为此后兴起的一些出版潮流提供了范本。新华社以《面向大众——出版界的新选择》为题发专稿,赞扬出版社“情趣向上,眼睛向下”的出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