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润泽民生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辽宁系列报道之二
辽宁日报 2022年06月02日

本报记者 赵 静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逐水而迁、傍水而居,造就了一座座生机勃勃的城市。碧水绕城、鱼翔浅底,正是城市活力的体现。

曾经,因为污染较重,辽宁境内包括“母亲河”辽河在内的很多河流都不复清澈。痛定思痛,一场治污攻坚的“碧水保卫战”在我省轰轰烈烈打响。

细河,是沈阳市一条重要的城市内河,沿线工业企业和生活污水直排,致其十多年来始终是重污染河流。

为彻底改善细河水质,沈阳市持续开展细河综合整治,实施西部污水处理厂等提标改造工程、仙女河污水转输工程、管网河道清淤工程,细河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细河于台断面在2020年第四季度实现消除劣Ⅴ类,细河甩掉了重污染的帽子,2021年达到了三类优良水质。”沈阳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韩鸿飞高兴地说。

细河的蜕变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工业、生活、农业“三源齐控”为主线,统筹实施溯源控污、截污纳管、面源管理、生态修复,使全省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保卫“母亲河”辽河,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辽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辽河流域综合治理总体工作方案》《辽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将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纳入省委系统化督导督查和省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并设立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每年安排2亿元,全力攻坚。

精准溯源。我省对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3565条河流入河排放口逐一排查,对辽河干支流70个主要入河排污口开展规范化试点建设。

提质增效。我省对5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各厂出水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对70条城市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整治。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