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寺镇农民每月办3次诗歌大集

辽宁日报 2022年05月31日

于寺镇农民出的个人诗集。(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杨 竞

采访李喜林时,他正在苞米地里干农活。63岁的李喜林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杨家村的村民,作为《佑安风韵》诗刊田园诗词栏目的编辑,他很自豪地说,他写诗十余年了,主要写田园诗,已经写了300多首古体诗,如《雨后景》《赞柳》《秋雪》等。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人对诗歌的喜爱是藏在骨子里的,早在2000年,村民就自发成立了佑安诗社,并办了一个刊物叫——《佑安风韵》。每月的4日、14日、24日为“诗歌大集”。每逢集日,乡亲们都会从十里八村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来到诗社,斟词酌句,谈诗论作。于寺镇已连续五届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于寺镇文化站站长王利光,是佑安诗社的社长,他介绍,佑安诗社,现有200名社员,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8人,阜新市诗词学会会员35人。自诗社成立以来,共创作诗词作品万余篇,800余首作品在全国60多部诗词专集入选或获奖。2003年以来每年都有诗作在《中华诗词》上发表。《佑安风韵》为社刊,于2000年8月创刊,每年出刊一期,现已出刊22期。投稿作者有来自阜新市县及周边乡镇的,还有南京、淮安、连云港、包头、杭州、攀枝花、荆州等地的,与国内多家诗词社交流,深受读者好评,诗社影响力逐年扩大。22年里,佑安诗社活动不断,先后举办了六届赛诗大会,两届诗词文艺晚会,诗社有6人先后出版了个人诗词集。2007年,于寺镇被中华诗词学会评为“中华诗词之乡”。如今,从镇机关、学校到11个村都建立了诗词组织,创作、学习、欣赏诗词的人数接近5000人。

在谈到于寺镇这样的小镇的诗词创作为何如此浓郁时,王利光说,生活在于寺镇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十分珍惜前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把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于寺镇境内的长城属于燕长城,它像一条“土龙”横亘在阜新大地,经阜新地区的燕、秦、汉长城分南、北两线,北线长城从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进入阜新境内的于寺镇,然后折向大五家子、红帽子等乡镇。

有长城的地方,多是军队的戍边之地,戍边生活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在边塞诗人的笔下,也多表达出苦寒、荒凉、孤寂这样的意境。

唐代诗人金昌绪仅有一首《春怨》留存世上:“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于寺镇就位于“深闺梦中人”戍边的辽西。在于寺镇境内,有3段古长城遗址,现如今已成为国家级保护单位。

记者在微信视频上看到皮肤黝黑、身板硬朗的农民诗人——77岁的麻殿友。他告诉记者,他有两首诗在《中华诗词》上发表了。“山峦松柏添新秀,宅院梨桃映晓晖。机响人欢原野闹,开耕播种贺春归。”这是《春归》中的诗句。他的古体诗的内容主要就是农民的生活、田间劳动、农村发展变化等。他说,2002年他加入佑安诗社,当年是他的堂哥麻殿海领他进诗社的,现在已经20年了。虽然现在年事已高,但他还在坚持写诗,像七律《晨牧》《莳田翁》等都是他的得意之作。

记者发现于寺镇的写诗者都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如“寒山烟雨”“枫径箫音”“山村”等。

潘起凡、孙瑞霞、白玉栋、陈岩、夏仁岩等也和麻殿友、李喜林一样是于寺镇的佼佼者。一首首古诗,用它质朴的语言描绘和展现了社会生活、精神追求与向往。

潘起凡说,开展诗词活动,除了传承诗词艺术,还能从诗词文化中汲取营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素养,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