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岩
“盼了5年多的大红本终于拿到手了,心里踏实了。”近日,家住沈阳市沈北新区美林香苑的396户居民拿到了房产证。面对复杂原因造成的多个小区“办证难”问题,沈北新区信访局汇聚多部门合力,采取一系列服务举措消除群众疑虑,获得了群众理解,把“信访”变成“信任”。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沈北新区信访案件呈现类型多、数量大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征收拆迁补偿、房地产、劳资社保等领域。既有新动向,也有老难题,但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沈北新区信访局局长刘福东把多年信访工作经验总结成一句话:“始终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怎样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沈北新区高位推动,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因案施策,诉求合理的马上办,部分有理的率先办;对症下药,生活困难的尽心帮,思想有症结用情化。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包案,多件“骨头案”成功化解。沈北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信访渠道能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不足,只要下决心为民解忧,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以前天天绕行,总是堵车,乘客闹心,我更闹心。这回好了,断头路打通了。”困扰虎石台地区群众15年的出行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出租车司机徐师傅感慨不已。
“民生无小事。”不能用单纯的法定程序终结作为化解矛盾的标准,不能用简单机械的思维化解信访矛盾,不能用过去的处理结果简单应对,创新信访工作机制非常必要。从去年开始,沈北新区信访局推出疑难信访案件评议制度,组建包括律师、法官、行业业务骨干等113人的专家库,系统评议信访案件“合不合法、在不在理、能不能办”,通过40多场评议会使21件信访案件得到化解。(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