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明绍庚
在南海、在北极,在科考船上、在试验场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党总支部带领全体科研人员,突破技术难关,将支部建在科考第一线,把党旗插在科研最前沿,取得了我国水下机器人领域的一个又一个突破。
水下机器人研究群体有一个共同的称谓——“海人”。多年来,从近海到远洋、从海面到深渊,都留下了沈阳自动化所“海人”带着水下机器人,勇于拼搏、不懈追求的足迹,逐渐形成了“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团结协作、敢为人先”的“海人”作风。同时,党总支部通过“三会一课”等形式,将“海人”作风与中国载人深潜精神深度融合,作为每一名科研人员的座右铭,坚定了广大科研人员克服万难、科技报国的信念。2020年,“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负责人赵洋不惧危险随潜水器下潜到世界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最新纪录。
带着水下机器人进行海试,长期在海上漂泊是科研人员的常态。海洋环境之凶险、条件之艰苦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拥有一支坚强有力的队伍才能保证科研任务的圆满完成。将临时党组织建在船上、建在试验场里,成为沈阳自动化所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探索4500”AUV海试团队在南海与北极科考中成立临时党小组,结合科考实际,活学活用党史,传承弘扬老科学家精神,以党员为先锋克服南海恶劣海况与持续高温、北极高密集度海冰覆盖带来的试验困难,获得大量珍贵数据,为我国开展北极深海前沿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一台台勇往直“潜”的大国重器,在科研“无人区”破题奋进。在“海斗一号”万米试验性应用任务中,每个潜次团队通常要连续奋战20小时。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5名年轻党员放弃正常作息,挑战11个潜次,首次实现我国自主式水下无人潜水器万米深潜,创造了自主式水下无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万米连续工作时间、万米最大航程的世界纪录,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党总支部一次又一次地把党旗插在科学研究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