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科技种” 结出“致富果”

辽宁日报 2022年05月24日

讲述人: 省农科院果树所研究员 王 宏

2007年,我被派到锦州市义县从事科技扶贫工作,那时压根儿没想到能干到今天。更没想到,十多年弹指一挥间,自己不仅与当地果农结下深情厚谊,义县的果树产业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我省寒富苹果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早金酥梨生产示范县,名优果品在全国评比中屡获大奖。

刚到义县,我用3天时间转遍了全境。这里六山一水三分田,考察山林土地后,我心里有了底,这里很适合种植苹果和梨树,自己的专业正好派上用场。

但在工作中,我也迅速发现了问题。义县东部山区有个报恩寺村,种了些果树,但果树管理就像“散养的孩子”。我意识到,果农不太懂种植技术,认识上不来,技术下不去,得先培训。

第一次果树修剪技术培训就在报恩寺村展开,结果我剪完一棵,就有果农认为这树剪得太狠了,活不成。咋整?我提出打擂台!当场放话,如果我输了,不仅拜他为师,还十倍赔付减产减收的损失。那天,我剪的树被老百姓笑称为“光腚树”。等到秋天,我的那排“光腚树”不仅产量高,品质更好。这下,果农服了。那年冬天,全村果农排着队请我修剪苹果树。

取得果农信任后,我趁热打铁,开始推广苹果套袋、大苗假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虽有波折,但成效显著,仅套袋一项技术,就使果业每年新增效益上亿元。多年走乡串户,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得培养起一支技术队伍。于是我在修剪时注意培训农民技术员,先后培养了300多名果树技术骨干人才,选送500多名果农到涉农院校和研究所学习深造。

现在,义县果树面积发展到36万亩,果农年收入也由当初的几百元,跃升到几万元。看着8万亩荒山栽满早金酥梨,4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靠果业精准脱贫,我很欣慰。经常在严冬中剪树,虽冻寒了腿脚,但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的心始终是暖的。这两年,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等众多荣誉称号,党和国家的高度认可,让我深感再多付出都值得。

本报记者 孔爱群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