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辽宁日报 2022年05月24日

徐 健 孙梦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模范榜样的‘人师’的统一者”。这既肯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又指明了教师要承担的使命任务和工作方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负嘱托,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积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 牢记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立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根本政治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始终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主题,将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做到政治方向明确、政治立场坚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思用贯通,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明确新时代高等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方向。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思想上要始终与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目标方向和服务宗旨保持高度一致,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坚定教育事业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践行“听党话,跟党走”的人才培养战略,增强对教育事业的价值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将新时代青年培养造就成能够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提升理论素养 提高业务水平

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传道的根本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要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开展研究,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要研读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过学习借鉴经典著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学术洞察力和思考力,不断在理论研究的创新性、前沿性、针对性上下功夫,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其次要注重教研合一,提升学术阐述力。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对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进行研究,透过现象挖掘问题的本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阐述现实问题,同时要将社会实践融入思政课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高校思政课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要虚心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请教,在前辈已经取得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取得突破性实质性进展,立志成为大先生,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创新方式方法 增强课程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理论功底,而且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精准设计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树立正确教学价值导向,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更好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讲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规律,讲清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讲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内在逻辑,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要把深刻的道理通过最鲜活的语言、最生动的事例、最用心的讲述植入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忱、报国之志。与此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转变话语表达方式,提升语言阐释力。要运用有情感、有温度和易于接受的话语方式,将晦涩难懂的内容转化为接地气的表达,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真正实现思政课教育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师更为神圣的职责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道德修养,努力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做为学为人的表率。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