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凤安:为熟悉的生活留下有力的记录

辽宁日报 2022年05月18日

董凤安用镜头凝视钢铁岁月。本报特约记者 林林 摄

董凤安摄影作品《铁水长流》。

本报记者 张海浪

在过去的30多年里,董凤安无数次用镜头与本溪这座东北老工业城市对话。特别是近20年,他更是专注于工业纪实摄影,用专业的相机和胶片,为记录本溪这座老工业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留下上万张珍贵的摄影作品。

4月27日上午,董凤安又一次来到本溪湖工业遗址群拍照。他拍摄的不是人们熟知的本钢一号高炉,而是高炉后边的洗煤楼旧址。四周静悄悄的,偶尔有鸟鸣声。斑驳的墙面、残破的门窗、隐约的标语、生锈的火车头……仿佛在诉说当年的辉煌与火热。董凤安肩背手提约20公斤的专业摄影设备来到这里,支起三脚架,装上8×10大画幅胶片相机,拉开皮腔,安装上镜头,在取景暗袋内外反反复复观察,最后按下了快门……

从风光无限处走来的纪实摄影师

1960年出生的董凤安,是本钢职工的后代,虽对绘画有浓厚兴趣,却按照父亲的心愿进了技校,当了工人。在本钢歪头山铁矿,他的艺术特长逐渐显露,成为专职宣传干事。

1989年,因为矿里要成立电视台,董凤安被送到北京广播学院的影视培训班学习,老师来自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水平高、底蕴深,虽然只有一个月的学习时间,但他如饥似渴,竭力吸收营养,为后来的摄影生涯奠定了专业基础。

上个世纪90年代,董凤安的生活十分丰富,除了完成矿电视台的工作,还不断进行各种摄影实践。

2000年的春节,他和几位同行来到内蒙古坝上风景区,经过几天的等待后,终于在大年初五的凌晨拍到了太阳,还幸运地同时遇到了日晕和幻日现象,3个带有玫瑰色光晕的太阳同时入框,近景则是雪地上的几棵小树,向着太阳顽强地生长。这张叫作《世纪之光》的作品,为董凤安拿到了第一个摄影大奖,2002年在上海第六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获得金奖,并获得PSA金质奖章。

那时的董凤安踌躇满志,2002年,他带上更好的设备和400个120反转胶片走进西藏,他要向国内风光摄影最高水平冲击。一个半月的风餐露宿,他拍摄的《珠峰之晨》《扎达古塔》和《中国西部》3幅作品获得第十一届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3枚金牌。一次获奖或许是源于幸运,但接二连三获奖,则是对摄影师才华和天分的肯定。由此董凤安在国内风光摄影界横空出世,先后获得2001年富士反转片年度优秀摄影师奖、柯达反转片比赛中国摄影十杰奖。

两年时间拿到4个国际摄影展大奖的董凤安却在2004年里有半年的时间停下了手里的相机,他没有外出拍片,而是在想今后的路咋走。继续风光摄影,意味着更多的获奖、更多的名气,出售作品也会获得较多的物质回报。但他的内心里,另一种声音在升腾:作为摄影师,仅仅留下自然风光的美还是不够的,美景总会有,而有一些画面却是不可复制的。

董凤安的家乡本溪,在中国近现代煤铁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孙中山在《建国方略》里提到:“南有汉冶萍,北有本溪湖。” “汉冶萍”由汉阳铁厂、大冶铁厂和江西萍乡煤矿三部分组成,是中国最早使用机器的钢铁联合企业。而“本溪湖”指的就是辽宁本溪的煤铁业。1906年,日本人强占本溪湖煤矿,1911年,中日合办本溪湖铁矿。这座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经历了太多风雨。然而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经济转型,一些生产场景及配套设施正在消逝,历史将再无现场。

作为地地道道的“钢二代”,他有故土情结、钢铁情结,想到以前在矿山上班时坐的一种小火车,此时已经不复存在,很遗憾自己连照片都没有留下,他意识到抢救性地记录和保护历史是摄影人的当务之急。

离开风光摄影,投身到纪实摄影,意味着重新开始,矛盾过、纠结过,最后他确定了一个专业摄影师的路径选择:从追求自然之美到追求人文之美。本溪是他生长的地方,他决定把身心安住在这里,保留工业记忆,提升家乡人的文化归属感。

定格在这片厂这群人这座城

纪实摄影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董凤安主要进行的是工业纪实摄影。一年365天,只要天气允许,他就带着相机出发,先是乘坐公交车,随后是自己开车,常年独自一人行走在本钢各个厂区及周边,把镜头始终对准生产场景和各种工业遗存。

2000年之前,董凤安已经拍了很多工厂和工人的照片,都是单幅作品。这时候他开始了系统化的工业纪实摄影,按照不同的摄影专题,通过若干个不同侧面、不同时空的视点,对一个又一个主题进行包围式的记录。

看董凤安拍摄的工业摄影作品,或深邃,或沧桑,或空旷,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作为国际摄影展金奖得主,他在确保纪实性的同时注重艺术性,在用光、构图等方面力争达到极致。他悉心掌握工厂一天中的光影变化,抓住最精彩的瞬间,反映出独特的线条、影调和透视关系,使拍摄的画面有了深度空间感。他的大场面照片中,可以清晰细致地看到空气中含有的雾气、蒸气、灰尘。很多现实中早已废弃的机器、厂房,如油画静物般呈现,经过岁月沉淀的金属光泽,在时光里定格。

除了大场面,他更注重细节。作品中,有车辆、门窗、桌椅,那些照片如最逼真的历史档案:沧桑粗粝的实物上,灰尘和汗水的印记清晰可见。很多珍贵的小物件后来都被当废品甚至垃圾扔掉了,他很可惜,可是作为摄影师,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留下它们的影像。

董凤安很注意表现一线工人的工作状态、内心世界以及工人之间的关系。他坚持和一线工人们交朋友,一般第一次见面给工人们拍一些纪念照,下一次就带去一张洗好的八寸照片送给他们。一来二去,就成了老熟人,工人在他的镜头前松弛自然。如今,随着当前钢铁企业节能化、智能化,钢花飞溅、汗流浃背早已成为过去,而董凤安用他的光影搭建出一条悠长的时光隧道。

他还爱拍工人们的非工作场景,班前小憩、围坐着休息吃饭……如今在本溪市修缮过的工业遗址中,悬挂着一批这些照片的复制品,在哪个房间拍的就挂在哪个房间。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张洗浴的照片:昏暗的浴池里,水波碧绿,工人们姿态各异,他们在这小小的浴室洗去一天的汗水和劳累,享受着片刻的放松时光。处于焦点中的中年工人,健硕的肩膀体现着肌肉的质感,脸上大颗的汗珠清晰可见。这张生动而珍贵的照片,是摄影师和拍摄者彼此信任和尊重的结果。

《生活在钢厂周边的人们》是他的另一个系列。钢厂周边,其实就是生活在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的人们,董凤安走过多片棚户区,观察人们的生活状态,用摄影家敏锐的眼光、温暖的心灵,小心翼翼地把镜头对准他们。或行色匆匆,或安闲聊天,泥泞的道路、孤寂的身影,一张张的众生记录,寄托了摄影师的情感和思想。众多的人物照片里,不仅有棚户区的生活环境,还无一例外地有一段管道或者一只烟囱等工业元素作为远景。

而这些场景如今已随我省大规模棚户区改造永久地消失了,若干年后,人们也许无法想象这里曾经的生活。

董凤安说:“我真的相信有些东西,如果我不拍下来,将来就没人会记得。”

本溪市溪湖区的棚户区有一座老建筑,当年是此处最高的建筑。董凤安以它为参照物作系列拍摄,表现这些年城市的发展变化。多年前,它在棚户区里鹤立鸡群,之后棚户区拆迁,棚改新住宅建成了,它被衬托得越来越矮小……

2010年,董凤安感受到中国药都建设的火热场面,意识到这是一个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便把药都崛起当作新的摄影专题,从此,药都的工地多了一个背着相机的穿行者。他戴上安全帽,穿着工作服,用独有的方式进入各种工地,把线条分明的钢架、飞溅的焊花、建设者的笑容,夕阳下的厂房统统摄入胶片中。从那时到现在,他留下了上万张本溪药都建设的记录图片。

用精神跋涉构筑人生风景

搞摄影,董凤安是全情投入的。为了风光摄影,他去了7次西藏、5次新疆;为了纪实摄影,更是把无数的时间、情感和资金投入其中。

漫长的时间成本。为了让工业摄影更有震撼力,他通过具有一定结构方式和逻辑联系的多幅、成组的照片来阐明主题,即使同一个点位,不同的时间、季节、天气和朝夕都能拍出万千变化。有一年春节的雪后清晨,本钢几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相约登高拍摄,待他们上午8点多在山下集结完毕,看见董凤安已经拍摄完毕准备离开了。“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好的图片是一张张积累出来的,好的摄影师需要太多的时间。

近年,他还投入大量精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找到本钢的一些历史性人物,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他先后拍摄了1948年11月前来本溪接收本钢的特派员之一、原本钢副总经理赵捷,见证本钢一铁厂在新中国炼出第一炉铁水的全国劳动模范、“炼铁英雄”王福增。为了拍摄曾与毛泽东主席交流谈话并留下珍贵照片和录像的全国劳动模范宋韵娟,他自费飞往上海,反复做工作,征得家属同意后为老人拍下了珍贵的历史镜头。

2018年,是本钢一铁厂两座“功勋”高炉关停十周年,他又策划了一场摄影纪念活动。董凤安有一张代表性合影作品,拍的是20多年前一号高炉炉前班的5名工人。这次他设法联系到每一个人,那天,安排了5辆车,把这5名工人接到现场,按照当年的顺序在一号高炉遗址前再来一次合影,前边立着当年的那张老照片。时光荏苒,物人皆非,见者无不动容。

巨大的情感投入。对本钢一铁厂从生产到关停,从拆除到保护,董凤安一拍就是30多年。无数次的徜徉、揣摩和观察,他的身心仿佛融入这片厂区,虽然他不是这里的职工,但他同样是这里全心工作的人。一铁厂已成工业遗迹,他还是时不时地回去,哪怕是静静地待一会儿,心中也是无限宁静。他看到有不少小树已经从斑驳的墙壁里生出枝条,喜鹊竟然在烟囱里筑起了窝。一号高炉在他心里,就是这座工业城市的精神图腾,奉献似火,沉寂如钢。

昂贵的金钱成本。工业纪实摄影为时代留痕,为社会塑像,胶片摄影的真实感、高品质让它成为必然选择。董凤安瞄准国际摄影的潮流,陆续购置了高端的胶片摄影器材,并配有相应的镜头,以真实地表达工业摄影中的细节和质感。他希望当他的作品系列得以面世的时候,哪怕放成巨幅规模,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内行的眼光。只是这些家伙什儿每次动用起来,花费也是不菲,这么多年,他把大量积蓄都投入到装备和拍摄里去了。

董凤安住在本溪市转山地区一处租来的房子,面积很小的两居室。客厅一角安放的是阵容豪华的摄影器材,更贵重的是分放在卧室和杂物间、一箱又一箱精心保存的拍摄底片。他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打开箱子,拿出来一组反转片,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对着光线欣赏着那些色彩丰富的作品,或者用专用的放大镜查看底片上丰富的层次感。

客厅的陈列架空空的,董凤安说原本放的是各种奖杯奖牌,后来打包收起来了。是的,20多年前的荣耀已经淡去,功利心也淡下来,没有人安排,没有人要求,拿起相机已成固定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更多喧哗和躁动的年代,他用孤独而坚定的精神跋涉构筑了一道深厚的人生风景。

董凤安说,作为摄影人他最终关注的是自己的作品能否流传后世,能否被写入中国工业摄影史。他坚信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无论是不久的将来或是遥远的未来,这些影像终会有它们发光的那天。


记者手记:

爱你所爱,无问西东

张海浪

在本溪的资深摄影爱好者中,董凤安很有影响力。这个圈子之外,就很少人熟悉他。生活中的董凤安很低调,习惯背着相机到处转转,和普通摄影师没什么两样,社交圈也限于业内的一部分人。两年前退休,他的心更静了,那些获奖经历仿佛没有发生。

然而,对近20年渐成风气的工业纪实摄影,他还是很在意的,毕竟付出了太多。虽然本溪的工业遗产很有价值,他对自己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自信,但限于城市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他知道自己的工业摄影作品印成精美画册、进入博物馆的时机似乎还未到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那么多精美的胶片只能是个人的私藏。说白了,工业纪实摄影一直在投入阶段,作品有价无市。

采访的后期,记者问董凤安:“假如退回20年,您提前清楚地知道现在的状况,是否还会做这种选择?”董凤安回答:“要说没情绪,也不真实,就仿佛自己所做的还没有被社会真正认可。可是假如退回20年,我依然会做这种选择。”

董凤安从小就想当画家,兜兜转转,成了摄影师,算是接近了最初的心愿。在风光摄影中的成功,树立了自信心,也拓宽了眼界,让他了解到世界摄影师大部分传世之作都是纪实摄影作品。这也让他确定了目标——作为本钢子弟和本钢职工,他最熟悉的生活在这里,最该表达和记录的就是这里。“很多影像现在看起来或许没什么,若干年后一定倍显珍贵。”他说,“既然遇到这样的机缘,可能就是我此生的使命。”

董凤安讲了美国纪实摄影师薇薇安·迈尔的故事。上个世纪她在做保姆工作之余,用40年时间拍摄了17万张底片,记录了当时城市街头的各种瞬间。本世纪初,她去世前两年,摄影作品才被研究和广泛应用。在她去世的第二年,作品在美国最著名的艺术展览馆展出。

他说,选择纪实摄影,就要守得住孤独和清寂。生活虽然质朴简单,但精神富有。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无须懂。

采访结束,记者想起电影《无问西东》那段经典的台词:“愿你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图说:

工业纪实摄影

是以纪实的表现手法,反映恢宏的工业景观和火热的劳动创造,包括工业发展给人文、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带来巨大变化的视觉元素呈现。工业纪实摄影因为记录了中国工业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