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极致匠心护航“大国工程”

辽宁日报 2022年05月13日

(上接第一版)300多米的码头,一年的校验时长,不服输的陈兆海终于将精度控制在10厘米内,为水下基础施工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该工程最终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为追求高精度,陈兆海愿意向极致环境条件挑战。在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工程中,为保证“两塔三跨”受力均衡,两个悬挂点之间的悬索安装精度要求极高,陈兆海每次组织测量放样都要手持棱镜带头爬上120米高的索塔顶部进行作业。由于施工海域离岸超出一公里,就算风平浪静,高耸的索塔也是摆动不停,赶上季风天气,人站在塔顶更是战战兢兢。在300多个日夜里,陈兆海总是第一个冲到塔顶,一测就是两三个小时,成了索塔上随叫随到的“蜘蛛侠”,保证了所有悬索安装一次性完成。

如今,陈兆海正参与建设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综合应用水下摄像、远程传输、三维成像等技术,对海上沉管安装测量工艺进行“革命性”创新,使沉管水下安装技术迈上崭新台阶,推动我国测量技术向着世界一流迈进。

陈兆海27年如一日追求测量精准的极致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测量行业传奇,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在不久前举行的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上,陈兆海榜上有名。颁奖词这样评价:他执着专注、勇于创新,练就了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以追求极致的匠人匠心,为大国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对此,陈兆海说:“27年前上班第一天,师傅跟我说工程测量很辛苦,问我喜欢这个活儿吗。我说我对测量这活儿挺感兴趣,我能吃苦。这些年,我更加觉得,做人要像给仪器调水平一样,这是基础,要端端正正;做事要像校准仪器一样,这是准绳,要经得住考验。真诚释放自己对测量的喜爱和执着,以严谨和自律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任务,就是用心呵护师傅在我心里埋下的那颗‘匠心’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