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兆林、邓刚、于德才作品封面
1996年,《上海文学》评选第五届优秀作品奖。颁奖后,张斤夫(右五)与获奖作家谢友鄞(右二)、王安忆(右三)、史铁生(左一)等在上海豫园。
本报记者 杨 竞
提要
改革开放后,辽宁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始终保持着强劲之势,涌现出不少优秀之作。金河的《重逢》、邓刚的《迷人的海》、于德才的《焦大轮子》、刘兆林的《雪国热闹镇》、谢友鄞的《马嘶·秋诉》等,至今仍是公认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一时期,无论是乡土叙事,还是军旅题材,辽宁都出现了在全国产生不小影响的精品佳作,丰富了辽宁文学的版图,成就了“文学辽军”独有的艺术风格。一批享誉文坛的作家成长起来,并形成了一支长中短篇小说创作队伍齐整的“小说辽军”。
上世纪80年代,辽宁中短篇小说创作在文坛独领风骚
改革开放后,辽宁作家植根生活、表达现实,与时代同频共振,文学创作繁荣而活跃。这一时期,无论是老一代作家,还是新生代作家,都用鲜活的人物、老到的笔法、感人的故事、不俗的布局,使辽宁文学突破了瓶颈。
辽宁作家协会副主席周建新说,改革开放之初是中国文学的井喷期,而辽宁是这一文学现实重要的发轫地之一。舒群、马加、韶华、思基、罗丹、陈屿等老作家重新焕发创作激情,优秀作品不断问世。同时,他们又不断培养新生力量,一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以辽宁为主力的东北作家群体成为中国文坛的独特现象。
当时,改革题材的文学作品渐渐成为主流,邓刚的《阵痛》、达理的《路障》《除夕夜》、金河的《打鱼的和钓鱼的》、于德才的《焦大轮子》等几部作品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达理的《爸爸,我一定回来》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创作呈现多元化趋势,军事题材创作占有重要地位,王中才的《三角梅》《最后的堑壕》、刘兆林的《雪国热闹镇》、庞泽云的《夫妻粉》、宋学武的《干草》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刘兆林的《啊,索伦河谷的枪声》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与此同时,寻根文学悄然兴起,以写地域风情为特征的作品赢得读者喜爱,邓刚的《迷人的海》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谢友鄞的《窑谷》《马嘶·秋诉》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同期,高深、边玲玲、孙春平创作的小说分别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总之,20世纪80年代,辽宁中短篇小说创作在全国独领风骚。
辽宁作家之所以成功是写透了地域文化特征
上世纪80年代,辽宁作家在小说创作领域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与一位伯乐向全国的推介有关,这人就是时任《上海文学》杂志社小说编辑的张斤夫。1997年10月,辽宁省作家协会颁给张斤夫一面金牌,上面写着“辽宁作家挚友”。
在当时的辽宁文学界,所有作家都知道张斤夫,他就像一束希望之火,引得辽宁作家把一篇篇作品寄到《上海文学》。金河、邓刚、谢友鄞、于德才、孙惠芬、孙春平等作家都是因为在《上海文学》发表小说,在全国产生了影响,可以说他们都是从《上海文学》走向全国的。
1996年,记者曾在上海采访过张斤夫,时隔26年,记者拨通了他的电话,今年83岁的张斤夫在电话那头再次谈起辽宁作家和他们作品的特点如数家珍。他说,谢友鄞给他寄第一篇小说时,在信中说他是辽宁西部的,他回信说,“你就写辽西的风土人情,把它写透、写够。”
谢友鄞一直记着张斤夫的话,他的小说都是呈现辽西边地的地域文化,写出了辽西地域文化的魂。其中在《上海文学》发表的《窑谷》《马嘶·秋诉》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谢友鄞用文字创造了一个独特、鲜活的辽西边地世界,曾被读者评选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百位作家之一。
金河的短篇小说《重逢》发表在1979年《上海文学》第四期,张斤夫认定这是一篇好作品,并在当年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金河的小说厚重、尖锐,关注社会现实。比如《打鱼的和钓鱼的》《不仅仅是留恋》《白色的诱惑》等,都将社会生活、深刻的思想性和具有完整的艺术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
与金河一样,于德才也是一位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家。他以道德关切、族性书写、民间旨趣为核心主题的现实主义小说引人瞩目。他的《焦大轮子》发表在《上海文学》上,也是一篇有争议的小说。这篇小说塑造了外号叫焦大轮子的汽车运煤专业户这一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家将笔端直指人的内心和精神领域,呈现了历史和现实与人有关的精神事件,这是最值得肯定的。小说也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作家邓刚与生活在辽西的谢友鄞、生活在辽东的于德才不一样,他生活在辽南海边,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在写自己熟悉的地域文化。邓刚的成名作《迷人的海》第一次触及一个鲜为人知的行当——海碰子。他描绘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碰海生活,成功地揭示了人与海即人与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层底蕴。《迷人的海》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邓刚的“海”迷住了读者,形成了不大不小的“邓刚热”。《迷人的海》原名叫《碰海子》, 将《碰海子》改成《迷人的海》,是张斤夫和《上海文学》的编辑们的智慧结晶。像这样的点睛修改还有很多,像孙惠芬在《上海文学》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小窗絮语》都是张斤夫修改的。
张斤夫说,每个作家都应该开辟自己的写作特区。辽宁作家之所以成功是继承了当年“东北作家群”写作的地域性特征,将地域文化特征写够、写透。
张斤夫说,上个世纪90年代,辽宁小说创作沉寂过一段时间,但令人欣喜的是“文学辽军”在沉默了几年后,又走出了孙春平等作家。
1995年,《上海文学》第三期发表了孙春平的中篇小说《华容道的一种新走法》,作品一问世,便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军事文学佳作不断,长篇创作势头可喜
上世纪80年代初是文学的春天,几代作家饱经生活磨砺,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体验,以文学形式呈现出来。除了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在军事文学创作领域,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的作家王中才、刘兆林、庞泽云、宋学武等创作的《三角梅》《最后的堑壕》《雪国热闹镇》《夫妻粉》《干草》等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登上了军事文学的高地。
刘兆林的《啊,索伦河谷的枪声》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刘兆林以现实军营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对军营人物和生活的出色刻画与描写,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他的短篇小说《雪国热闹镇》,中篇小说《啊,索伦河谷的枪声》以及长篇小说《绿色的青春期》等作品可谓广为人知。正是凭借这几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刘兆林不仅摘得了多项文学大奖,并且无可争议地成为当时军队青年作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70年70篇——辽宁短篇小说精选》作品集日前出版,作为该书主编,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贺绍俊说,之所以选择短篇小说,一方面是因为短篇小说创作能够代表辽宁文学久盛不衰的水准;另一方面,70年来,辽宁的短篇小说创作始终能够挺立在中国文学的潮头,是辽宁文学丰富性和影响力的代表。这70年的主要代表作有草明的《诞生》、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金河的《重逢》、刘兆林的《啊,索伦河谷的枪声》、于德才的《焦大轮子》、邓刚的《迷人的海》、谢友鄞的《马嘶·秋诉》、马晓丽的《俄罗斯陆军腰带》、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等。
周建新说,世纪交替之际,是辽宁打牢文学基石的重要时期,一批50后、60后、70后的作家异军突起。中短篇小说创作整体优势不减,十余年转载量和入选中国年度文学选本的作品在全国始终居于高位,涌现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家,如孙惠芬、马晓丽、孙春平、滕贞甫、刁斗、津子围、李铁、于晓威、女真等。孙惠芬的中篇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马晓丽的《俄罗斯陆军腰带》获鲁迅文学奖。
辽宁是中国文坛上有突出成就的一个省份,长篇小说出现过好作品,虽曾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沉寂,但这几年的势头一直在往上走,状况令人欣喜。
近两年,多部重量级长篇小说作品的出现,让人对辽宁长篇小说创作有了新的期待。滕贞甫的《战国红》获得第十五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孙惠芬的《寻找张展》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刘庆的《唇典》获得“红楼梦”文学奖首奖,这些重要成果再次印证了辽宁长篇小说创作正在崛起的事实。
近年来,东北振兴的脚步再次激发了辽宁作家进行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热情,亦不断有好作品推出,有的作家已经成为国内工业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家。同时,“铁西三剑客”等一批年轻新秀脱颖而出,以更加个性化的写作,给工业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活力。
艺文志:
辽宁作家获多项全国小说奖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78年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关庚寅的《不称心的姐夫》。
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金河的《重逢》。
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迟松年的《普通老百姓》;达理的《路障》。
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金河的《不仅仅是留恋》。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达理的《除夕夜》;邓刚的《阵痛》;刘兆林的《雪国热闹镇》。
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金河的《打鱼的和钓鱼的》;王中才的《三角梅》《最后的堑壕》;宋学武的《干草》。
1985年—1986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谢友鄞的《窑谷》;庞泽云的《夫妻粉》;于德才的《焦大轮子》。
1987年—198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谢友鄞的《马嘶·秋诉》。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邓刚的《迷人的海》;刘兆林的《啊,索伦河谷的枪声》。
1985年—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达理的《爸爸,我一定回来》。
鲁迅文学奖(小说奖)
第三届(2001年—2003年)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孙惠芬的《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
第六届(2010年—2013年)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马晓丽的《俄罗斯陆军腰带》。
“五个一工程”奖
第十五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滕贞甫的长篇小说《战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