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起抗击疫情的红色防线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综述
辽宁日报 2022年04月25日

本报记者 王笑梅

本轮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省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毫不动摇贯彻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把疫情防控摆在第一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硬核力量,构筑起抗击疫情的红色防线。

吹响“集结号”,动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尽锐出战。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省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的通知》,对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发出号召、作出安排,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因势而为、闻令而动,居家党员到社区(村)报到参与防疫工作17万人,在防疫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2万个。各级均划拨党费用于慰问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党员、干部,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补助因患新冠肺炎而遇到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等,直拨基层、专款专用,有效支持防疫工作。

站好“前哨岗”,组织党员干部等力量资源下沉防疫一线。

落实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防疫工作属地责任,在“早发现”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切实把网格的力量用起来,推动各级党员干部等防疫力量下沉社区(村)、驻扎网格,构建基层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打造社区(村)防疫工作“前沿哨点”。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加强社区(村)防疫工作的通知》,召开全省组织系统和有关部门防疫工作视频会议,坚持强基导向,全力支持街道(乡镇)、社区(村)发挥作用,进一步织密防控网络。市县两级机关、事业单位派驻干部到社区(村)开展防疫工作14.3万人,确保每个社区(村)至少加派3人;组织900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坚守村屯防疫一线;团结引领各类志愿服务队、突击队、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在社区(村)党组织领导下,参与重点区域和重点人员管理,从严做好查证、验码、测温、登记等工作,成为基层防疫工作的重要力量。

扎紧“篱笆墙”,组织党员干部在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

坚持把“外防输入”作为重中之重,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控的通知》,组织党员干部在毗邻重点防控地区的4个市、7个县、31个乡镇、77个村严防死守。建立落实包保制度,有关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与乡镇建立包保关系,24小时驻乡镇督导防疫工作。在村屯小路设置卡口,在较大道路设置服务站点122个, 24小时轮流值守服务,对入辽外地货车既保供应畅通,又防交叉传染。同时,注重回应群众诉求,特别是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生活困难群众、特殊病人、失能老人、幼儿等群体,用心用情用力帮助排忧解难,切实体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