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本草》偶得

辽宁日报 2022年04月25日

唐政敏

以本草作书名的古药书籍诸多,例如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和古代药学史上内容最丰富的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等。而《钱本草》虽不是鸿篇巨著,却以独特视角,以医家记叙中草药的笔法,以钱喻药,借药言钱,话钱利害,短小精悍,流传至今。

《钱本草》作者是唐代宰相、著名文学家张说,曾经历仕四朝、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三十年,而且著作颇丰,给后人留下《张燕公集》《张说之集》等名篇。此人才华横溢,仗义执言,却也徇私好贿,而且仕途多舛,屡遭罢官革职。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60岁的张说历经人生跌宕、宦海沉浮,反思自己的金钱观,写下了旷世奇文《钱本草》: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亏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

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全文不足200字,却把钱写活了,说透了,句句深刻而明了、精警而寓理。特别是文中之“七谓”正是告诫人们,为钱之道、为人之道、为官之道、长寿之道。文虽过千年,如今每每读之,依然鲜活有力。

张说在《钱本草》中,用“味甘、大热、有毒”,寥寥6字,就给“钱”这味特殊草药的药性定了位,可谓言简意赅,字字千金,准确生动,入木三分。张说对钱进行了药理分析:小能“驻颜、疗饥”,解人们的燃眉之急,立竿见影;大能“利邦国”,使国家富强,让外邦敬服。然而,它也有“副作用”,危害可谓不小,能使原本纯洁贤达之人受到玷污,如果服用不均,冷热相激,还会使人霍乱。

张说视“钱”这味药不同于普通草药,提醒“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如果不遵循义理,无理采摘,肆意占有它就会使人精神损伤。张说告诫世人,要讲究“道、德、义、礼、仁、信、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取之有度,用之有方”,在此基础上“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不仅无疗效,会使人沉湎其中,而导致志向衰弱,精神损伤,这就是服用“钱”这副药的“禁忌”,切须牢记。

《钱本草》,实乃药石之言。那些为钱而锒铛入狱、镣铐相加的贪官们,倘若能够常常地、细细地咀嚼《钱本草》之精华,知“药性”,明“药理”,服用前多了解一下“副作用”和“禁忌”,且服之“以均平为良”,或许不会在金钱面前栽跟头、甚至失去自由。 《钱本草》告诫人们:

对钱不可有贪欲之心,贪必害之。钱“有毒”源于人的欲望,人只要对金钱的追求过于贪婪,就会不择手段,就会支配行为去“取之不宜”,就会埋下“毒”的种子,而使身心受其毒害。

对钱要取之有道,不谋非分。不义之财不取,不该拿的钱不拿,这是一条做人的基本准则,“入不妨己谓之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官至何职,只要对钱财取之有道,方能花之放心。

对钱要学会善用,量入为出。如果只积攒不发散,就会带来水火盗贼等灾难。《钱本草》为世人开出了一副“驭钱”药方,只要用“道、德、义、礼、仁、信、智”这七种方法精炼后服用,钱这味特殊的草药,就会成为人们健康快乐的“良方”,大可放心使用。

张说以钱喻药,以药喻之,深邃精警,不仅把钱的性质、利弊、积散、本质说透了,还教了世人驭钱之道,颇寓哲理,寓教深刻。

生活虽离不开钱,但我们决不能为金钱而活着,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今天看来,《钱本草》对于那些盲目崇拜金钱者仍是一剂充满救赎的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