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行制造业贷款超500亿元

辽宁日报 2022年04月22日

本报记者 张学军

核心 提示

工行辽宁省分行主动对接辽宁“十四五”规划的产业布局和结构升级方向,全力打造辽宁地区“制造业金融领军强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制造业贷款余额516亿元,较年初增加38.6亿元,总量和增量均在省内同业领先。

紧跟新政策 抢抓新机遇

工行辽宁省分行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全力做好金融适配,抢抓新机遇。

服务“老字号”。充分发挥了综合金融服务的优势,对接“老字号”制造企业“走出去”及多元化金融需求,通过融资、融智金融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动力。先后推动鞍钢本钢重组,为鞍钢集团办理全国首笔采用区块链平台全链条开立外币进口信用证业务。一季度对鞍钢集团的融资总量增加5%。

助力“原字号”。大力支持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行业提质增效,为“原字号”企业在提高产能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做好服务对接,努力提升融资、并购、结算等产品的适配性。支持北方华锦联合精细化工项目,助力“粗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型。

支持“新字号”。聚焦“雏鹰”“瞪羚”“独角兽”和领军企业,助力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聚焦辽宁4200户高新技术企业,并已于一季度成功落地了一批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优质项目。

理顺新机制 落实新责任

工行成立了制造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专门设置制造业专职团队,深度聚焦全省制造业改造升级重点工程和发展目标,推行“1+N”营销服务体系建设。

工行结合各区域经济特点,实施对制造业的差异化分类考核。其中,对制造业客户资源较多的沈阳、盘锦等地区重点考核制造业贷款增长;对有制造业核心客户的鞍山、本溪分行重点考核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和拓展制造业供应链客户,引导分行明确服务重点。

运用新思维 打造新模式

运用“源头”思维,打造重点项目精准拓展模式。今年年初工行辽宁省分行组织各级机构对接政府部门,对13个地市和沈抚示范区进行全面走访,与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辽宁“三个一万亿”滚动推进项目,建立了辽宁重点项目“两单两库”,对重大制造业项目做好精准支持。

运用“平台”思维,打造产业集群深度拓展模式。一方面,着眼于省内产业基础较好、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施行“开发区平台+区内企业群”营销模式。另一方面,深入研究产业聚集区的特点,优选集群核心企业,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方案,通过阶段性扶持跟进,努力培育了沈阳富创精密、丹东摩利特等一批“瞪羚”“小巨人”企业。

运用“聚合”思维,打造供应链批量拓展模式。工行充分发挥与央企等大型制造企业的合作优势,持续优化供应链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工银聚”和“工银E信”系列产品,通过为企业搭建供应链采销平台,延展交易银行“1+N”综合服务内涵,以点带面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一季度成功为96户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工银聚”服务,拓展制造业数字供应链核心企业19户,拓展链上客户271家,金融服务效能实现了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