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书法 李洋
凌 鹤
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品读典籍中关于谷雨的记载,可以领悟到自然与人文的有机交融,更可进一步认知“不负春光”的人文内涵。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的是要以平常心对待风雨、去归。“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这是宋代诗人朱槔《谷雨》诗中的名句,描绘作者在谷雨时节所看所想。这首诗动静相合、虚实相应,体现人的思想与自然的碰撞、交会、相融的过程。四季流转中阳光会普照,风雨也会降临。该来的终会来,该去的终会去,无法拒绝、无法挽留,需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客观的现实,顺应、相亲于自然,生出无限情怀。如此再看谷雨,便会生出万象更新的欢喜。
朱槔是朱熹的叔叔,才华横溢、感情细腻。暮春时节,他感叹春之将逝,又从惜春中认知人要主动适应时令变化,由此,感伤也会随之淡去。
春雨滋养的不仅有百草,更有人的心灵——大爱之心。《淮南子》记载了谷雨的传说。4700多年前,黄帝需要一位才能出众的史官,仓颉脱颖而出、走马上任。他以结绳记事,把各项事务记录得十分清晰有序,黄帝很满意。后来,结绳记事渐渐不能满足需求,仓颉很忧虑。一次,他随猎人外出狩猎,大受启发。他开始游历天下,依照星斗的曲折、山川的走势、龟背的裂纹、鸟兽的足迹,耗费三年心血,终于造出了象形文字。这一伟大创举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为了表彰他,天降一场谷子雨,黄澄澄的谷子铺满整个村子,解决了灾荒问题。黄帝大为震动,于是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谷雨”。仓颉去世后,每逢谷雨日,其家乡都会举行隆重庄严的纪念活动。
这个传说为谷雨节气注入了人文内涵,说明推动人类进步、胸怀大爱之心的人会永存天地间,启示后人要超越“小我”的得失考量,为社会、为他人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收获心灵的满足与愉悦,也会因此提升生命质量、拓宽人生维度,延展时间赋予精神的长度与厚度,最终能够达到天地人和的畅达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