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把党史 作为必修课常修课

辽宁日报 2022年04月19日

努力是迈向成功的基石,踏实行进才能攀登达到新高度。 作者 薛 飞

沈小平

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指出,“着眼坚定历史自信,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党史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持续巩固拓展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就要形成制度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党史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不断提高的党性修养、过硬作风和实干能力,坚定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发展新局。

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瑰宝,既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对党员干部来说,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常修课,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更是一个不断深化、常学常新的过程。走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党员干部更应用好百年党史这本“生动教材”,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学党史,“学习”是前提和基础。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学党史要突出重点内容、明确学习要求,才能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达到以学促思、以学促行。要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悟,深刻领悟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价值和学习党史的根本目的、基本要求、科学态度,学懂弄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不断深化对历史进程的认识、历史规律的把握、历史智慧的运用。

学党史,“认知”是核心和重点。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用什么样的历史观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关系党心聚散、民心向背,关系国家兴亡、民族盛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强化历史认知,推动正确党史观更深入、更广泛地树立起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样才能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向前进。

学党史,“运用”是关键和目的。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党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只有坚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才能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确保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功。

学党史,“常修”是载体和路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就要在“常”字上下功夫,总结运用好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使之固化为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一方面用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专题研讨和学校思政课等渠道和载体,把党史学习作为常态化内容,切实融入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全过程;另一方面坚持效果导向,做到见人见事见精神,激发昂扬斗志,确保把党史学习成效不断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

历史镌刻着奋斗的辉煌,指示着未来的方向。我们要切实学好党史必修课、常修课,坚持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伟大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这样才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