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海林
连续三年被税务部门评为A级纳税人,辽宁卡斯特金属材料发展有限公司在政务服务、企业经营、融资等方面屡获优待。这种获得感,让企业经营者更加爱护自己的“金字招牌”。
让更多市场主体和个人感受到“信用有价”,是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主要目标。围绕深化信用应用场景,让诚信成为可变现资源,进而促进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主动守信,一直是我省信用环境建设的努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围绕诚信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战略高度为新时代中国的诚信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省委、省政府坚持学深悟透,健全体制机制,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完善法制和信用工作制度,把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要求,用诚信持续擦亮辽宁的发展底色。
信用建设,离不开庞大的信息归集和互动。我省不断优化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流程模式,充分发挥省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作用,健全完善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切实满足各行业、各地区信用信息归集需求,全面提升数据共享效率和质量。
多年来,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我省开发了信用查询、信用报告、信用修复、联合奖惩等多个子系统,建立的信用主体档案覆盖全省市场监管注册企业427.72万户、民政注册民办非企业和社会团体2万户、司法机构1191家。同时,与省政务服务中心审批业务管理系统对接,将公共信用信息作为省审批大厅前置审批重要参考依据,实现对公共信用信息“逢报必查”“逢办必查”。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