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海边筑起“绿色长城”

辽宁日报 2022年04月11日

(上接第一版)今年以来,阜新市抢抓“双碳”机遇,不断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全新路径,奋力开启绿色转型新征程。全力打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废弃矿山开发利用和闲置资产盘活“三大战役”,让绿水青山有“颜值”,金山银山出“价值”。

阜新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打响沙化土地治理“第一枪”。项目总投资3.3亿元,总规模28.8万亩,建设期2年。按照“堵风口、建屏障、综合治理”的“三步走”总体思路,防沙治沙、荒山造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同步推进,精心打造防风生态屏障带、治沙综合示范区和固土生态治理区。项目建成后,可提高阜新市森林覆盖率0.6个百分点,年新增固碳3万吨。

系统观念、创新思维,是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的使命与灵魂。阜新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以“调结构、提质量、增碳汇”为主攻方向,灾害治理、生态修复、开发利用三箭齐发,积极探索树挡沙、草固沙、水涵沙、光锁沙新模式,大力发展碳汇经济,把生态容量变成“绿色银行”。

科学治沙的阜新实践

在春季植树造林现场,彰武县大德镇韩家村村民魏永志把樟子松和五角枫混栽在一起。据阜新市林草局局长段文刚介绍,这是一片针阔混交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碳汇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单纯林。

以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扎根阜新70年,一代代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也把科学治沙的理念和实践推展到四面八方。

科学治沙,成为阜新人民的集体共识。

章古台镇,全国首个固沙造林研究所就建在这里。在科研人员指导下,农民学会了育苗技术,章古台镇发展成为全国樟子松育苗第一镇,出产的苗木广泛栽植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就连北京冬奥会的绿化树种,也有“章古台制造”。

植树造林,成为阜新人民的行动自觉。

魏永志开着四轮车,和老伴一起拉水、浇树。他说:“每棵树浇一大桶水,差一点都不行。我家就在科尔沁沙地边上,不栽树早被风沙撵跑了。”

从4月2日开始,章古台全镇总动员,每天有数百人参加一年一度的植树活动。镇党委书记吴涛和机关干部深入各个村屯植树。他说:“植树的事不用动员,村民全都踊跃参与。今年镇里的植树任务是4890亩,再过几天就能完成了。”

国土绿化试点示范,既有恢宏大气的写意之笔,也有精工细作的绣花功夫。

在防风带,科学选用樟子松、五角枫等树种混交造林,营造立体式、系统性的生态屏障。在阻沙带,选用银中杨、蛋白桑等树种混交造林,改善区域小环境,逐步消灭大面积沙源。在固土带,以农田林网修复、经济林、村屯绿化为主体,选用京桃、大果榛子等经济林混交造林,为农民栽下增收的“摇钱树”。后新秋镇东沟村村民张东宾在自家房前屋后见缝插绿,栽上垂柳、桃树和杏树,抬眼见绿,开窗见花,既养眼又有收入。

一棒接一棒的精神传承

植树造林启动仪式有一个特殊的安排,祭扫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首任所长刘斌之墓。刘莹站在太爷爷刘斌墓前,向人们讲述祖辈与风沙搏击的故事:“1990年,他去世前留下遗言,把我埋在章古台的林子里吧,永远当个护林员。”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刘斌的大儿子刘秀森当了护林员,两个孙子刘树新、刘树春也是护林员。如今,家族第四代成员刘莹成为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讲师,向学员们宣讲70年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绿色情怀。

辉煌的业绩必然要由英雄的群体去创造,英雄的群体必然要有伟大的力量来支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阜新人民缚黄龙、筑屏障、建家园,在时光淬炼下,凝结成“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三沟精神”,激励人们一棒接一棒、一代又一代,守初心、铸匠心、砺恒心,积极投身“三大战役”,建设美丽阜新,打造“阜新蓝”“阜新绿”品牌。

阜新县七家子镇毛岭沟村是“三沟精神”发源地之一,村党支部书记李广明说,当年一穷二白,挖坑全靠镐刨锹挖,浇水、运苗全凭牛拉人挑。靠着这股精气神,愣是把树栽得满山满坡。现在条件好了,更要传承“三沟精神”,干出气势,干出血性,干出实打实的业绩。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放眼阜新大地,山区松涛阵阵,平原林网成行,城市推窗见绿,乡村林果飘香。阜新人挥舞如椽之笔,在这片热土上挥洒豪情,用心描绘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