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日趋火爆证明“耳朵经济”在升级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30日

高 爽

广播剧很火的信息,来自一个朋友。朋友开了个做缝纫零活的小店,每天开着手机,边做活边听音频节目。上一次去她那里,她听的还是有声小说,我只跟着听了5分钟,就听出一堆错别字,还有各种断句错误,当时还嘲笑她说:“不会是智能语音识别吧?你也能听得下去!”可最近一次,她在听一部广播剧,不仅有人声,还有环境音效,质量不俗!

再次听到广播剧,很令人感慨。广播剧和小说连播、评书连播,都是我们的童年记忆,有了电视以后,很多年没有再听过。2018年,听到阜新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广播剧《好大一棵樟子松》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消息,还有些疑惑:现在还有人听广播剧吗?

而今天的事实证明,落伍的不是广播剧而是我。上网一搜,在各大在线音频平台,广播剧已经成了一个热门专栏。刘慈欣的小说《三体》在影视化一直“难产”的情况下,同名广播剧先火了,非会员花198元听全集,累计播放量已经达到1.2亿人次。在朋友那里听到的那部名为《偷偷藏不住》的广播剧播放量破亿,近日刚刚上了热搜。有评论因此得出结论,广播剧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

仔细一想,就能理解广播剧火爆的原因。

首先,来自它背后庞大的“耳朵经济”市场。几乎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几个在线音频平台、音乐平台,它们满足了用户不同的需求:很多不方便看文字和视频的时候,比如开车、运动,都会把手机开着,特别是那些充满学习焦虑的年轻人,不想一刻让脑袋闲下来,这些时候就把学习的任务交给耳朵;很多像我的朋友一样从事着简单重复劳动的人,声音成了他们枯燥生活中的调节和陪伴;老年人和视力困难人群,看不清手机,听却可以;此外,还有心情焦虑、睡眠困难的人,也要从那些有治愈和助眠功能的音频产品中得到帮助。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个“耳朵经济”的庞大群体。数据显示,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用户在2021年达6.4亿人次,收入达到了220亿元,据推测2022年有望达到312亿元。仅以我为例,光是每年为手机里的音乐和音频平台支付会员费也要几百元了。有市场,就会有产品,有产品就会有竞争,要在竞争中胜出,就要不断实现产品的升级,广播剧的火爆正是升级的一个表现。

其次,可供制作广播剧的素材丰富。广播剧大多改编自热门网络小说,这类小说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语言通常比较浅近直白,故事线也相对清晰,相比于严肃文学来说,改编的难度相对较小,很容易批量生产。

最后,有一个数量庞大的内容创作者。广播剧大多改编自热闹网络小说,相比于有声小说,制作成本相对也要高一些。但因为对用户有更高的吸引力,所以有更多的人愿意投入其中。这些年,受过播音主持和表演训练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广播剧不仅给了他们一个实践的机会,也让他们的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于是进入到一个演员与广播剧互相成全的良性循环。

当然了,像《三体》这种由中国顶级配音团队操刀的精品广播剧,目前还是少之又少的,这也让广播剧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无论如何,广播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只希望它后续的发展更加平稳健康,品质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