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云峰
日前,王蕾在丹东市振安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顺利办理完退费业务。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原以为要经好几关签字程序才能批下来,现在只要简单提交这些材料和银行账户,就可以收到法院转账的退费,真的太方便了!”
王蕾是丹东市振安区开展“小区党员来做客”活动以来的受益者之一。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振安区法院针对前来“做客”的小区党员反映的群众退费业务办理程序复杂、退款慢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退费业务办理窗口,及时高效解决了群众退费业务办理相关诉求。同时将审批程序改为财务人员在网上操作,实现了诉讼费退还实时到账和群众办事少跑腿。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振安区依托“小区党员来做客”活动载体,定期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达到完善政策制定、推进项目实施、办理民生实事的目的,不断提升联系服务群众水平。在区政府设置“周五会客厅”,聚焦文明城市创建、老旧小区改造、冬季采暖等群众关心问题,每周五接待小区党员,倾听意见诉求,填写“唠家常清单”,由工作人员交办给相关责任部门,限时一周办结,目前共接待小区党员116名,收集办理民生实事477件。
前不久,一位党员代表农民工来到“周五会客厅”,反映一企业拖欠9名农民工工资7万余元,工作人员接到诉求后,将案件转交至振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大队,监察大队根据反映情况,第一时间电话约谈企业负责人,经了解该装修工程是农民工为企业负责人个人家打工,并不在劳动监察大队受案范围内。但鉴于双方矛盾升级激化,走法律程序会给双方造成更多的成本负担,区人社局分管副局长出面协调,一方面安抚农民工情绪,另一方面主动和企业负责人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企业负责人同意在三天内将工资付给这9名农民工,双方对此都表示满意。通过这一机制,振安区及时化解了一起群体纠纷案件,让农民工感受到了政府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怀和帮助。
通过“周五会客厅”,不但矛盾能得到及时化解,众多民生问题也能得到迅速解决。小区党员在“周五会客厅”填写的“唠家常清单”可以说件件有了着落。根据“唠家常清单”中,小区党员反映的案件办理速度慢等问题,振安区法院开通“重点案件绿色通道”,推行办案人员电话公开制,确保重点案件“一小时立案”,畅通群众办事渠道,节约时间成本,共计开通绿色通道12次。根据“唠家常清单”中提到的“停车难”“私家车占用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等问题,振安区重新规划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和机动车停车区域共计100余处,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前段时间,供暖管网漏水导致曙光路96号楼1楼5户居民家中物品被淹,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小区党员向区政府递交“唠家常清单”,反映小区住户被淹问题。经过区住建局小区办工作人员多次沟通协调,施工单位、供热企业和5户居民最终达成一致,施工单位、供热企业对于居民经济损失进行了合理补偿。
除了在区政府设置“周五会客厅”外,振安区还在区直各单位设置“做客分会场”,结合单位职能深入开展“开门纳谏”“警民恳谈会”“您身边的法律顾问”等特色活动,累计解答群众问题1736个,新增服务项目31项,普及宣传业务69次。
振安区还健全办结回访机制,通过“12345”政务便民热线平台、“居民一封信”等方式,及时反馈办结情况,涉及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电话回访,组织到所在社区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有效提升了办结质量。
丹东佳泰道路运输有限公司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反映,该公司营业执照已经办理完毕,公司有运输车辆16台,因无道路运输证,导致车辆无法上路营运。振安区交通运输局行政服务大厅了解这一情况后,实行容缺办理工作机制,先为其办理道路运输证,让企业“少跑腿”,将业务前移,送服务到企业,让群众办事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在向小区党员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振安区了解到在创城工作中群众有诉求,振安区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对东平大街、沙河北街等4条路段新招聘环卫工人25名,城市环卫保洁范围做到全覆盖,清理越冬垃圾4.3万吨。并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治理,清理占道经营现象3000余处,经山街等地段占道经营现象、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各镇村做到了镇容村貌常态化监管,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