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1年气候公报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23日

2021年,全省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日照时数偏少。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为888毫米,比常年偏多37%,为2010年以来第三多;全省年平均气温为9.6℃,比常年偏高0.8℃,为2014年以来连续第8个气温偏高年;全省年平均日照时数2233小时,比常年偏少310小时。全年降水充沛、气温适宜,农业气候年景好,粮食单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同时气候还对环境、交通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一、基本气候状况

(一)降水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888毫米,比常年(1981年-2010年平均,下同)偏多37%,秋季降水偏多最显著。冬季(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下同)降水量1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成;春季(3月至5月,下同)降水量96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夏季(6月至8月,下同)降水量46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成;秋季(9月至11月,下同)降水量31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8倍,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二)气温

全省年平均气温9.6℃,比常年偏高0.8℃,为2014年以来连续第8个气温偏高年。四季气温均偏高,春季偏高最显著。冬季平均气温-7.0℃,比常年同期偏高0.3℃;春季平均气温10.7℃,比常年同期偏高1.2℃;夏季平均气温23.0℃,比常年同期偏高0.1℃;秋季平均气温10.5℃,比常年同期偏高0.7℃。

(三)日照

全省年平均日照时数2233小时,比常年偏少310小时。除冬季日照时数偏多外,春、夏、秋三季日照时数均偏少。冬季平均日照时数584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多25小时;春季平均日照时数645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少72小时;夏季平均日照时数521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少119小时;秋季平均日照时数504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少122小时。

二、气候影响评价

(一)气候与农业

全省农作物生长季(4月至9月)平均气温19.4℃,比常年同期偏高0.4℃;降水量70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5.2%;日照时数1132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少223小时。生长季气温适宜、降水偏多,农业气候年景好,全省粮食单总产均创历史新高。

春季,终霜日比常年偏早1~6天,底墒好,首场透雨出现在4月下旬,5月春旱范围小、时间短,春耕春播和出苗基本正常。夏季,6月和8月降水异常偏多且伴随阶段性低温,7月中下旬出现入夏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气,常年易旱的辽西、辽南地区雨水充沛墒情好,中北部阶段性伏旱持续时间短,各类作物长势良好,发育进程受活动积温和光照偏少影响,稍晚于常年。秋季,9月至10月上旬降水异常偏多且频繁,秋粮成熟收获期遭遇近年来少见的“埋汰秋”,适收期大幅延后、高峰期延后且集中,秋收期明显拉长;10月中下旬天气以晴好为主,秋收工作进入盛期,有利于加快秋收、晾晒和储运。

(二)气候与环境

全省降水平均pH值5.98,共观测到酸雨92站次,出现频率3.43%,比2020年少8站次,其中出现5次强酸雨。

全省观测到大气降尘总量1966万吨,比2020年增加253万吨。其中春季最多,为871万吨;秋季最少,为318万吨;夏季、冬季分别为332万吨和445万吨。阜新地区降尘量480万吨,为全省最多;营口地区降尘量最少,为30万吨。

(三)气候与交通

因降雨、雾和降雪等对全省交通运营产生不利影响的天数平均59天,比2020年多15天。其中降雨(中雨以上)影响25天、大雾影响30天、降雪(中雪以上)影响4天。沈阳南部、鞍山中部、锦州西部、营口、阜新西部、铁岭北部、朝阳、盘锦南部和葫芦岛西部交通运营不利日数为19~48天,其他地区为50~103天。

(四)气候与海冰

2020年12月10日辽东湾北部监测到海冰,海冰出现日期比2019年晚5天。受频繁冷空气影响,2021年1月29日辽东湾北部海冰面积约为9799平方公里,达到入冬以来最大值;黄海北部海冰面积为2023平方公里。2021年3月上旬辽宁海冰期结束。

(五)气候与人体健康

全省平均人体舒适日数115天,比2020年多8天。大连西部、鞍山中部、丹东北部、营口南部、朝阳大部和葫芦岛西部地区人体舒适日数121~132天,其他地区95~119天;与常年相比,沈阳南部、大连大部、鞍山中部、丹东西部、辽阳、盘锦南部和葫芦岛西南部地区舒适日数偏多1~17天,抚顺大部、本溪大部、锦州中部、铁岭东北部和朝阳西部地区偏少11~21天,其他地区偏少1~10天。

(注:人体舒适日数是利用人体舒适度指标统计得到。人体舒适度是从气象角度评价人体感受舒适与否的标准,反映了气温、湿度、风等气象因子的综合作用;不同季节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数,冬季采用风冷力指数,夏季采用炎热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