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乡的味道卖到全国去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23日

本报记者  王晓波

“常姐,今天给我发200斤黏豆包。”“常平,这周店里需要100斤黏豆包,请准时送货。”……开春这些天,铁岭市昌图县昌图镇双树子村村民常平的微信提示音响个不停,黏豆包的订单一份接着一份。每天吃过早饭,她都会立即打开冷库大门,和丈夫一起备货。

在常平家的冷库里,一排排货架上摆满了各种颜色的黏豆包,按照订单,常平和丈夫开始细心地打包。“现在虽然是淡季,但销售依旧很旺,每天都能接到几百斤订单。”常平边备货边笑着说。

常平家的农家院是昌图县双平食品厂,这个不起眼的小厂子,去年卖出15万斤黏豆包。2016年,镇党委和村“两委”提倡“深挖家乡资源,建立特色产业”,常平瞅准了日益火爆的黏食市场,改造了农家院,建起这个厂子。最初,食品厂每年只能加工3万多斤黏豆包,随着产品的口碑越来越好,销售量逐年递增。

“要是赶上冬天来俺家,你会看到另一番景象。”常平告诉记者,每年冬天,工人们围坐在一起捣豆馅、包豆包,一层层笼屉高高地码在蒸箱里,一屉屉即将出锅的黏豆包冒着白气,发面的、烧火的、起锅的、包装的……各项工序井然有序。如今,她家的代理商遍布上海、山东以及省内的沈阳、大连、丹东等地,黏豆包卖到了全国各地。

常平把双树子村黏豆包卖火了,也带动了村里的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食品厂各道工序聘用的基本都是女工,制作旺季,用工最多近30人。“每年11月到来年1月,俺都来常平家打工,3个月最多能赚1万多元。”包装工人卢艳玲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感觉特别好。

小小黏豆包,包裹着家乡的味道,打开了市场。常平注册了“西双树子”商标,建起可储存2万斤黏豆包的冷库,打通了网络销售渠道,黏豆包一年四季都在销售。2021年,食品厂的销售收入达100余万元。在常平的带动下,双树子村及周边村屯建起四五家黏豆包加工厂。未来,她希望带动更多村民通过传播家乡味道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