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柳着装入中春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21日

《春耕图》水彩画 古元

《春分》 篆刻 朱成国

《春分》 书法 王宪增

《山径春行图》国画 南宋 马远

《春分》 申遗国画 林帝浣

本报记者  凌  鹤

提 要

在周代《尚书·尧典》就记载有“日中”“宵中”,即指“春分”“秋分”。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中提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明史·历一》则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彰显着天地人和的追索。

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第四个节气,公历大约在每年三月二十日至四月五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零度时。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

春分有“三候”“三信”

古人总结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的花信对应三候: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春分的农谚也非常生动:“春分到,把种泡,点了玉米忙撒稻。”“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度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从气候规律来说,江南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春分前后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春分祭日、竖蛋习俗历代相传

古代,春分时有相当隆重的祭日仪式。《礼记》记载:“祭日于坛。”按照唐初经学家孔颖达的注疏就是“谓春分也”。自周代起,此习俗历代沿袭。清朝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里还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明、清两代,北京日坛成为皇帝在春分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民俗学家王娟介绍,除了祭日,春分时,民间流传下来一些特有习俗,比如“竖蛋”,也称“立蛋”。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动作和缓地在桌面上竖起来,当掌握了一定技巧后,成功概率颇高。蛋又跟春天万物生长繁衍有关,所以说“春分到,蛋儿俏”。春分日,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还有“说春”习俗。一些民间善言唱者挨家挨户送春牛图,并说着有关春耕的吉祥话。言词虽属即景生情,但也押韵动听。也有些地区,春分这天农民会煮上不包“馅”的汤圆,放在田间地头,称为“粘雀子嘴”,防止它们破坏庄稼。

书画中的春分诗意盎然

《山径春行图》为南宋画家马远所作,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品描绘春天的江南,云淡风轻。一名儒雅的文士,带着携琴的小童,漫步于山径间。溪旁的柳树,抽出了细柔的新芽,引来了一对黄莺,在枝梢上愉悦地鸣唱。他站在溪旁捻须微笑,陶然地沉浸在初春的生气里。宋人画图,犹如画诗,春和景明,正是四季里最适合外出赏花、踏青、访友的季节。《山径春行图》里,高士的衣袖触动了野花,野花轻扬飞舞,惊动了原本在鸣唱的鸟儿,诗情浓郁,正如画中宋宁宗的题诗:“触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鸟不成啼。”在人物造型上突出了马远独有的线条风格,人物衣纹顿跌转折,粗细变换的“鼠尾”“柳梢”式线条灵活劲健、简洁质朴而生动,所绘人物神情怡然,与山水自然融合。

近现代工笔花鸟画大家于非闇所画春之花鸟,雅俗共赏、生机盎然。《红杏枝头春意闹》《雁荡山所见花鸟》从表现技法、表现方式和表现内容上都带有极强的国风色彩。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强调“骨法用笔”和“写”的意味在工笔花鸟画中的作用,力避甜媚柔靡的油腔滑调,且具有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独特艺术效果。

篆刻《春分》为白文印,是当代篆刻家朱成国创作的“二十四节气系列篆刻”之一。篆刻家拟汉凿印,单刀冲切兼使。中间一爽劲的直划,将“春分”二字分开,寓春色正中分之意。字形疏密开合得宜,上紧下疏中实,合古人“疏可走马,密不容针”“计白当黑,奇趣乃出”之旨。“春”下部向左,“分”中间倚右,使全印顿生活色,顾盼生姿。

《春分》书法为当代书法家王宪增所书。其以魏碑笔意呈古味今韵,展现节气的古今相承。通篇一气呵成,气息流畅自然,笔墨线条跃动生命活力,契合春分的天趣与生机,并以提按使转的变换与力道生动解读诗中内容:“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林帝浣的节气申遗国画《春分》,以极简的笔墨,灵动描绘水暖枝绿人泛舟,凸显春分的盎然之气。


微论:

一个“半”字 尽显中和之气

凌  鹤

中和之气,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二十四节气深蕴天地人和谐共处的哲理,春分尤鲜。

春分之名源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也就是说,春分节气是春天的一半。《春秋繁露》记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里解读“半”为平均、均衡。春分平分了春天、平分了昼夜、平衡了阴阳寒暑,一个“半”字尽显天地中和之气。

经历了惊蛰的“动”,春分适时注入平和。严寒与温暖、肃杀与生机、残枝与嫩柳、雪与雨、夜晚与白昼,都在这一日和解、共存、交替。《淮南子·氾论训》中有言:“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故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这段话阐释的是,天地之间的气,中和之气最珍贵。中和之气,是指阴阳协调,昼夜分明,如此万物才能生长。万物是在春分时节生长、秋分时节成熟,生长和成熟都是因为汲取了中和之气的精髓。所以最被人们推崇的处世原则是:宽松不乏坚定,威严不失温和,柔软而又刚直,威猛兼具仁慈。如果太刚硬则容易折断,太柔软则容易卷曲,刚柔之间,方为根本。亦即“中和”为人事之根本。

春分之半蕴含中和的生命意趣,很多人并未真正探究。中国人对于生命节律的追求便是“平衡”,春分之时阴阳调和、昼夜平分,万物沐浴阳光雨露,是生命生长的最佳时节。报春的燕子飞上屋顶欢快地鸣叫,人们随节气而动,下地播种耕耘,春雨春雷成为春分的交响,共同构筑天地人和的春天图景。清代宋琬《春日田家》诗:“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诗句清新自然,非常富有生活气息,展现春分来临自然、和谐的生活场景:黄雀成群、老者叙旧、夜半喂牛、共商种树。

春分之半还呈现一种美学意境。“半”是中国自古就被广泛认同的奇妙美学感受,“花开半时偏妍”“半亩方塘一鉴开”“犹抱琵琶半遮面”,“半”又如同山水画中的留白,回味与遐想染无尽诗意。春分之时,杨柳青青、桃红李白、草长莺飞,天下皆春,正如欧阳修《阮郎归》词:“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虽只是春半,但在人们的心中此刻春景已盈满心扉。

春分之半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智慧。中国古人的处世哲学是“中庸”,不偏不倚,对欲望保持理性的克制,留一半,面对困难失意时有所缓冲。“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这幅名联道出了此中道理。

春分之“半”看似自然节气,是物候,但若深层领悟,便能知晓其受用不尽的智慧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