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典籍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20日

辽报制图 隋文锋

完整记录二十四节气的典籍

王海宁

提 要

两汉时期,随着天文观测方法的不断进步,中国古人在测量日影的基础上,又对太阳黄道进行二十四等分,使每个节气在黄道上都有了一个准确的对照角度,由此完全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之间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最终定型。《史记》和《汉书》中记录的二十四节气与今天略有不同,但是已经把十二星次、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准确地指出北斗勺柄三星位置。直到《淮南子》,二十四节气的记录与今天已完全相同。

《史记》

记录的入伏

经历秦末的战乱痛苦,汉朝百姓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对自然的观察与记录也更加完善,与星象、数学、占卜、音乐、物候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日趋完善。反映在古代天文历法上,天干地支有了年、月、日的时间概念,这是文明前进的一大步。对于农业文明,有了时间计量单位还需要能得心应手地安排好时令。

《史记》中的许多记载,印证了二十四节气的确立过程与天文观察发展的关系。《史记·律书》中记载:“《书》曰七正(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二十八舍。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之气,天所以成孰万物也。舍者,日月所舍。舍者,舒气也。”此时已经具备二十四节气中的基本框架。

《史记·律书》中“太史公曰:在旋玑玉衡(北斗七星)以齐七政(《尚书》中所说的七种政事),即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钟律调自上古,建律运历造日度,可据而度也。合符节,通道德,即从斯之谓也。”大意是:太史公说:根据北斗七星整顿七种政事,就能确定天地、二十八宿、十天干、十二地支。

《史记·秦本纪》还记录了战国时期庙堂和民间都已经开始根据节气的变化进行祭祀和生产生活。“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二年,初伏,以狗御蛊。”大意为“秦德公开始居住在雍邑的大郑宫。二年(公元前676年),秦国开始举行进入伏日的祭祀,用杀狗的办法驱除毒热之气。彼时,正是战国群雄逐鹿,连年征战的时候,秦德公在位只两年,在《史记》中的记录非常短,却特费笔墨记录了入伏的祭祀,可知节气变化对当时政治和宗教活动都有巨大影响。

《四民月令》

描述的燃灯习俗

《史记》中主要提及的依旧是“圭表测景”“四分历”的传统——岁实366天为基本数据的阴阳历。《史记·历书》:“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确定阴阳消长变化。消,坤者阴,死为消。息,乾者阳,生为息),正闰余(正确确定闰月余分的大小),于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即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中官,分别名为青云、缙云、白云、黑云、黄云)。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 故神降之嘉生(嘉谷),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这个时候,已经有“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的节日。只不过还不是娱乐性质为主的民间热闹,重点还是祭祀祖先祈福。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写道:“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nú),絜(jié)祀祖祢(mí)。”正月十五已有燃灯的习俗,《史记·乐书》中说:“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太一,就是天神。甘泉,秦、汉时期大型宫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宫公园遗址以北,古代为天子、皇帝办公、居住的场所。燃灯的祭祀活动,从正月十五黄昏开始,宫中遍燃灯烛,通宵达旦。汉武帝时代最为盛行,并且为历代所延续。

秋分传统祭祀月神。祭月源于对月亮的崇拜。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史记·孝武本纪》:“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zhì)特。”祭祀月神在晚上,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本身也要参照大量当时他能找到的史料书籍,如《尚书》《左传》等,但是司马迁能看到并且采信的史料,很多都没流传下来,我们已经无法看到或去勘验。我们评价一部历史作品,并不只从它是否完全忠实之前的记录这个角度去看,还要以它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来评价。《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其中“书”部分用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到班固《汉书》改称“志”,以后成为通例,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对后来历法、占卜、音律、民俗的专门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路沿袭不断丰富。

《淮南子》

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

古代天文学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测定准确的冬至时刻,冬至确定得准不准,关系着全年节气的预报,《汉书·次度》定“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同时因为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冬至称为“冬节”,官府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快快乐乐地度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到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斗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这可能是目前见到的完整二十四节气的最早文字记载。

《淮南子》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数千人编写的,全书21卷,20余万言(今仅存131324字)。刘安为王42年,都城在寿春,即今安徽省淮南市的寿县。巧合的是秦淮一线,是中国南北气候、地理自然分界线。而寿县正是位于分界线的中点线上。淮河—秦岭一线,四季分明。寿县的气候春季时间短,夏季时间长,秋季和春季相仿,冬季时间长,正好体现了二十四节气“二分二至”的特点。刘安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齐备之下,终于完善确立二十四节气。

《淮南子》说:“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 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二十四节气的每一节气都是表示地球在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一定位置。地球通过这些位置的时刻,就称节气。因此,从天文角度来理解节气的时间概念,它是指的瞬间时刻,而不是一个时段。但瞬时的气象条件不能决定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它需要一段时间的气象条件作保证。因此,节气必须具有时间幅度,在正确的时段,做正确的事。时刻的准确,时段的稳定,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天文气候农业生产实践最成功的结合,从古到今都起到了一种简明而又切合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事历的作用。

《伤寒论》里的

顺天应时

《淮南子》中用北斗斗柄的旋转来确定季节,构成了一个天象、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月、农事、物候、音律等的完整体系,成为2000余年来我国历代朝廷施政、农事、祭祀、军事活动等各种大型活动的重要依据。

《淮南子》中对节气的记录,除了君臣祭祀,政令颁布,刑罚等大事,对自然物候,民间生活记录得更加细腻。

春分前后,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正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淮南子·齐俗训》:“鲁般、墨子,以木为鸢而飞之,三日不集。”这里的木鸢,是风筝的祖先。

小满,时令野菜登场,人们餐桌也开始丰富。《淮南子·时则训》:“孟夏之月,苦菜秀。” 苦菜,属于菊科植物,药食兼具,略带苦味,可炒食或凉拌,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功效。

《淮南子》二十四节气里,天文变化,君臣百姓,飞禽走兽,草木山水,都在按照自然规律,和谐从容地生活着。正如东汉高诱在《淮南子注·叙》中指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

中医一向讲究辨证施治,与自然和谐。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并以理法方药相结的方式,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和杂病的治法与治则。而这其中多次提到人要顺应不同节气,介绍了在不同节气的易发病症,如何预防,以及如何治疗。

比如《伤寒论》中“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 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这其中讲的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变化,阴阳调和,动态平衡的道理。

张仲景根据二十四节气的不同特点也给出了许多养生的建议,今天看来依旧颇为实用。“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

张仲景《伤寒论》的许多论述,翻译过来就是今天热门养生节目的台词脚本,只是这一切发生在1800年前。四季轮回,人的基本需求,怕的,爱的,并没有什么变化。

如今,顺天应时依旧是普通人生活的本能与自觉,古人总结出的二十四节气也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打工人钻出地铁依旧会因为春天盛开的桃花而感到莫名欢欣;走出写字楼感受寒冷清新空气进入肺部,依旧会战栗地暗爽;当空气湿润时,当树叶金黄时,当鸟儿鸣叫时,心底总会波澜泛起,我们依旧像千百年前站在田间的祖先一样意识到物候的变化,岁月的流逝。

节气变化,人间冷暖,叮嘱你吃点应季水果,增减衣物的人,肯定是愿意与你走过许多春夏秋冬的人。


典籍:

《史记》

司马迁父子两代任太史令,职责之一就是掌管国家藏书。《史记》所引典籍,应该有相当一部分西汉以后就已亡佚,而在接下来的2000余年,《史记》本身也遭遇了散失、删改、误传,关于《史记》的版本研究本身也成了一门学问。

司马迁在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誊写两本,正本藏于家中,副本收入汉室书府。相继有17人续补《史记》。最有成就的是东汉的班彪,作《史记后传》65篇,其子班固加以扩充,独立为《汉书》。

《汉书》

班氏家族本来是边地富豪,汉成帝时族中有女性被选入宫,得宠,班氏成为皇亲国戚。班固的一族曾有机会整理宫中图书秘籍,借此,班彪、班固父子撰写史书。班固23岁即着手写作《汉书》。不料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他私修国史,班固被关入牢中,书稿均被没收。汉明帝读毕《汉书》初稿,下令赦免了班固,任命他为兰台令史,首开官修当代正史之例。

《淮南子》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博学多才,思维敏捷,招集宾客数千人,编写了《淮南子》。刘安经历过惨烈的宫廷斗争,对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淮南子》融黄老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儒家的仁政学说、法家的进步历史观、阴阳家的阴阳变化理论以及兵家的战略战术等各家思想精华为一体,是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旨的学术创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