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制组在李兆麟将军故居前拍摄。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核心提示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伴着悲壮激昂的《露营之歌》,东北抗日联军李兆麟将军的影像出现在荧屏上。
3月14日至17日,由辽宁省广播电视局立项组织,辽宁省军区扶持、辽阳市军地联合策划推出的4集文献纪录片《李兆麟》每晚黄金时段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该片是新时代文献纪录片的创新尝试,实现了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融合表达,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3月17日,记者独家专访该片执行总导演汪立文,听他讲述影片背后的故事。
从罕见档案中挖掘史实
李兆麟,1910年11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小荣官屯(现灯塔市铧子镇),系中共满洲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1946年3月9日在哈尔滨市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东北抗日联军是活跃在东北战场独立与日寇作战时间最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涌现出李兆麟、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民族英雄。在寻访过程中,让我们创作和摄制团队感受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东北抗联将士对民族、对党的赤心与忠诚。” 汪立文说。
如何将历史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是纪录片讲好故事、融情表达的创作重点。纪录片《李兆麟》规避了教科书式的解说,将历史人物与真实故事作为创作核心,4集分别通过李兆麟的长子李玉,李兆麟的女儿张卓亚,研究学者、中共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张伟和兆麟中学思政教师孙玲玲等人的讲述,以史言事,让故事有牵引、有情节、有悬念、有细节、有真情,客观立体地塑造了真实生动的李兆麟形象。
第一集《少年奇志》、第二集《战场传奇》、第三集《信仰高地》、第四集《热血忠魂》,连贯地讲述了李兆麟的成长经历、抗日经历、入苏整训和壮烈牺牲的过程,借影像鲜活地呈现了这位抗联名将、民族英雄在峥嵘岁月里留下的鲜明足迹。
在摄制过程中,通过俄罗斯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维尔钦科·阿拉·列奥尼多夫娜的介绍,摄制组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找到东北抗日联军过境苏联期间200分钟的珍贵影像素材,使渐行渐远的历史情景重新鲜活。
摄制组在东北三省和北京等地,追寻李兆麟当年战斗过的足迹寻访拍摄,揭秘罕见档案及影像资料。通过对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的深入挖掘剖析,对东北抗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战斗情景的再现,全景呈现李兆麟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的人生故事的同时,从多维视角客观解读东北抗联组建、发展、坚持战斗的艰辛历程。
让影片成为记录英雄的历史相册
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是纪录片的根本。
作为革命历史重大题材作品,纪录片《李兆麟》涉及党史、军史、战史等相关内容。在创作拍摄中,为确保史实准确,主创人员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和历史见证者回忆录,包括《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抗联战东北——东北抗联抗日影像全纪录》《东北抗联精神》《李兆麟传》等;先后采访李兆麟后代、抗联老战士后代、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研究学者等十余人,如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组原组长岳思平、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研究员李蓉等人;从国家档案馆、中央档案馆等国家级档案馆中调阅资料,以确保史实内容的准确无误。
在此基础之上,摄制组采访了俄罗斯历史学家,用多维视角最大限度使纪录片保持客观真实,还原历史的本真。“文献纪录片只有最大限度地呈现真实,才是对历史的尊重。”汪立文说。
“但作为对真实地呈现,纪录片是经过创作者发现、选择、构建而完成的对真实的艺术呈现。”就此,汪立文结合纪录片《李兆麟》现实与历史双线交叉叙事的表现手法进行解读。他说,该片每集分别选取一位现实中的主述人,以其自述的形式开启纪录片的铺陈,穿越时空,链接历史与现实。通过讲述,主述人表达了对李兆麟等革命志士的认知和感悟,同时对李兆麟故事讲述起到助推作用,这样的结构方式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在每集25分钟时长内完成一次与观众的互动,也增强了影片的吸引力。
据介绍,《李兆麟》是迄今为止单独反映一位东北抗联将领的体量最大的纪录片,影片大量调用历史影像资料,不仅增强了权威性与真实性,而且承担了党史人物相册的重要作用。
纪录片《李兆麟》多角度再现了英雄的人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英雄虽逝,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