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释放2022年中国经济信号

笃行稳中求进 改革进展可期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15日

全国两会刚刚闭幕。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海门兴旺肉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慧娟回到江苏,拨通省畜牧总站和高校研究所负责人的电话。她希望尽快开一个研讨会,商议两会上的新政策。

“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出关于全面乡村振兴的信息,让唐慧娟倍感振奋。

十八大以来,中国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不断筑牢粮食安全保障的基座,让长期从事三农基层工作的唐慧娟感到踏实。她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做好“沙乌头猪”的保种普查和生产性能测定方案。

今年全国两会上,继续释放出稳中求进的工作信号。稳粮食安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资、稳外贸、稳投资、稳预期,成为5000余名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擘画一年经济社会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稳”一共出现了70多次,为如何保持各项工作稳定做出全局性、系统性布局。

这是在世纪疫情反复不定、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世界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所强调的。事实上,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提出“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突出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政府工作报告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事关“稳”的政策不是仅仅稳定住某一方面,而是要把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过程稳住。

去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越是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国际国内各项挑战: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等。受访专家认为,面对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显著提升,拥有庞大体量的中国经济继续力保稳定增长,将成为动荡的世界经济中的主要稳定力量。

从促进生活消费恢复到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从适度超前开展基础投资到优化投资结构,从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到助力外贸降成本提效率,中国正在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确保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平稳运行。

稳中求进在中国具有坚实的基础。超过20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比较充分活跃的技术要素供给……都成为2022年中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独特优势。

中国具有驾驭复杂局面、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政策手段。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遵循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远程办公、智能施工等新模式势头强劲,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产业乘势突破。创新,成为中国谋求发展、在危机中前进的动力。

两会上释放出深化改革的信号。从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到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从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到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从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到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2022年,中国众多重要领域的改革进展值得期待。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目的——是增进14亿中国人民的福祉。”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说。

在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背景下,中国2022年的规划部署承诺“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年初,地方两会也已经提出“稳定发展、改善民生”的工作方向。其中,湖南提出全省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0%以上;四川提出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65%以上;甘肃提出无论财政压力有多大,用于民生的支出只增不降,为群众办实事只增不减……

“作为人口和经济总量都约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大国,中国稳健的走势也必将深刻影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世界期待,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更好方案。”白重恩说。

记者 周文其 杨丁淼

褚萌萌 王学涛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