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晓玲
年底前,实现“公积金提取”等85项事项“零材料”申报,新上线“开饭店”“开药房”等322项“一件事一次办”,“异地就医备案”等100项惠企便民政务服务事项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跨域无感通办……近日,《沈阳市2022年以“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为引领实施高标准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实施。《方案》的全面推行,将给企业、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据介绍,2019年以来,沈阳市迭代实施了营商环境1.0版至4.0版改革。今年,全市营商环境建设规划了更高的目标,即进入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前10名。围绕目标,《方案》确定了涵盖打造“办事方便”政务服务环境、打造“法治良好”诚信法治环境、打造“成本竞争力强”市场环境、打造“生态宜居”人文环境4个方面的20项工作300项具体任务。
“只提交一次材料”
领衔各项改革
政务服务有效、高效,是企业、群众的关切与期待。今年,沈阳市将以“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为引领,更大力度地减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增强透明度,缓痛点、清淤点、通堵点、解难点,实现服务能级跨越式提升。
具体而言,实现“零材料”申报方面,将企业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明、不动产登记证明等200项申请材料纳入共享材料清单,年底前,推动公积金提取、就业创业证等85项事项“零材料”申报。
实现“只提交一次”。推动材料(数据)“减”“增”“调”“改”“并”,年底前,“申请人自备”材料80%不重复提交。
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年底前,新上线“开饭店”“开药房”等322项“一件事一次办”,重点推广应用“落户”“入学”“再就业”等22项精品“一件事一次办”。
实现“都市圈通办”。建立全国首个都市圈营商环境标准,年底前,“异地就医备案”等100项惠企便民政务服务事项在都市圈跨域无感通办。
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全面提升“12345”平台的数字化能级,实现即时转办率达100%,回访质检100%覆盖。
企业综合成本
整体降低20%
招标采购全领域、全流程“一网通办”,取消交易服务费……《方案》明确,今年,沈阳市围绕营造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资源要素自由有序流动的市场环境,着力推动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要素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等综合成本整体降低20%。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整合登记注册、社保登记、税务登记、印章刻制、公积金缴存登记、银行预约开户6个环节为1个环节,压缩至3小时零成本办结;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推行小微企业电力接入“三零”服务(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和水气接入“200”服务(2个环节、0上门、0成本),存量工业用地范围内改扩建面积不增收土地价款;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全面实现招标采购全领域、全流程“一网通办”,取消交易服务费,推行以银行保函、信用保函等其他保证方式替代预留保证金,建立首贷培育库,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实施最高50万元贷款贴息。
在减轻企业负担、增强成本竞争力的同时,沈阳市强化制度创新政策供给,加快出台《沈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沈阳市社会信用条例》;完善企业权益保护机制,实行涉罪企业合规考察制度,完善涉企业经营者羁押期限监督机制和涉重大项目企业诉讼“快立、快审、快结、快执”机制;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通过不断推进依法行政,把“法治沈阳、信用环境”的牌子立起来,让企业家、经营者更有安全感。
实现“宜业宜居宜乐”
与此同时,沈阳市将全面创建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的宜业宜居宜乐人文环境,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推进沈阳市舒心就业服务平台、劳动者全周期舒心成长工程、用人单位产业创新舒心纳才工程、供给舒心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新增5000个普惠性学位,新建85所优质均衡示范学校和100所智慧教育示范学校,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9%;建成20个互联网医院,推动各地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涉农地区高品质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占比达40%;全市首批4500张家庭养老床位全面建成,养老机构100%能够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以山水林田湖草为重点,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年底前,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