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轴线

辽宁日报 2022年03月10日

宋东泽

中轴线是中国传统建筑礼制观念的体现,通过空间序列的排布体现“中正安和”“以和为贵”的思想。沈阳作为后金都城、清代陪都,在设计中通过盛京皇宫的建造很好地体现了“贵中尚和”的中轴意识。

沈阳有城的详细记载当属明代沈阳中卫城。明末沈阳地区常受到元朝余部和女真族、倭寇的侵袭,为确保安全,明廷于洪武二十一年,指挥闵忠在原有土城垣的基础上,重筑新城,改土墙为砖墙并加高加厚,东西南北各设一道门,重修的砖城大邑赫然而立,蔚为壮观。《全辽志》记载:“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池二重,内阔三丈,深八尺,周围一十里三十步;外阔三丈,深八尺,周围一十一里有奇。城门四:东曰永宁,南曰保安,北曰安定,西曰永昌。”

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沈阳中卫城,四年之后,1625年迁都沈阳。天聪五年,沈阳城扩建工程基本完工,皇太极正式定名为盛京,又称“天眷盛京”,满语为“穆克敦”,意为兴盛之城。从此,沈阳从“卫城”变成了“都城”。沈阳由一座中等城市一跃发展成为首善之都,从而奠定了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尽管后金统治者为少数民族,但不影响对中原文化的学习践行。努尔哈赤在讲迁都理由时就提出,“沈阳四通八达之处,西征大明,从都儿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自清河路可进。沈阳浑河通苏苏河,于苏苏河源头处伐木,顺流而下,材木不可胜用。出游打猎,山近兽多。且河中之利亦可兼收矣。”都城的选择一定融汇天时、地利与人和,是四方之枢纽,“居天下之中以均统四方”。周代之后,中国便有“折中立国”的传统,只有“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之地才可凸显都城的地位。一旦确立都城后,便会更加强化“天下之中”的特性。

沈阳城由卫城到都城的转变,是以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为中心,在沈阳中卫城旧城基础上改造扩充的。皇太极参照了中原王朝京城的要素、格局、架构,突出故宫作为空间的中轴,体现“中正安和”的思想。无论是从《盛京城阙图》还是《盛京城图》看,盛京皇宫都居于盛京城的中间,重要建筑位于线上或两侧。如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太庙、城隍庙、织造库,集中了皇家性质的建筑。西侧的主要建筑有鼓楼、通判公署、刑部、兵部、府丞公署,集中了行政办公性质的建筑。东侧的主要建筑有钟楼、奉天府、银库、长安寺、龙王庙、文庙、中贤孝悌祠,集中了宗教性质的建筑。这些建筑功能不同,种类繁多,错落有致,既有规律的重复,又有满人独特的布局,体现了满汉文化的融合,也体现了对中轴线上建筑及空间关系的烘托,很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礼制”思想。

盛京城不仅以皇宫为中心,而且巧妙地将皇宫与都城融为一体,而不是将“紫禁城”独立于外。这既可能是受生产力水平所限,又体现了皇太极对都城设计的匠心独具。仅通过在如今的沈阳路上设立文德坊和武功坊,便将皇宫的界线标注分明,如学者武斌所讲“成功地保证了城市空间的完整性,也有效地扩大了大内的空间感,将皇帝至上的威严与气势,彰显于整座城市之中,形成了超出皇宫自身规模的夸张效果”。沈阳成为最整齐美观的城市,《盛京通志》中的说法是“八门正戴,方隅截然”“京阙之规模大备”。

盛京皇宫的修建也体现了中轴线意识。盛京皇宫的一期建筑属东路建筑,为努尔哈赤时期修建,是以大政殿所在的中轴为基准,两侧分列十王亭。大政殿的东侧属正红、镶红旗,北侧属正黄、镶黄旗,南侧属正蓝、镶蓝旗,西侧属正白、镶白旗。中路建筑是皇太极时期所修,主要建筑有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凤凰楼是典型代表,该楼为寝宫区门户,建立在中轴线上,体现了追求“安”“宁”的美好愿望,代表了“中和”的理想境界,是中华民族宇宙观、价值观、哲学观的集中体现。

中轴线是有生命力的,时代在发展,城市在扩容,中轴线也会随着城市进程不断延伸。如今以沈阳故宫为中轴,向南延伸,一直可到浑南的沈阳创新天地,贯穿了从历史到未来的思路。这条中轴线影响的不仅是沈阳的过去,而且还有未来,既是留给城市保存历史的宽容,也是留给未来以更广阔的空间。